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给予常规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的25例设为A组,将给予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的25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A组的80.00%,P<0.05;B组的ADL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且B组患者的2年生率84.00%明显高于A组的56.005,P<0.05,差异明显。结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一种来源于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神经系统肿瘤,因磁共振存在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胶质瘤的分级、术后评估生存期和治疗效果等。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量化微观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并显示病理组织的微观结构改变的技术,可以用于显示胶质瘤复杂的微观病理变化,因此近些年被广泛应用,全文就该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引申的多模型定量技术在临床中的进展应用予以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胶质瘤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36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术前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脑胶质瘤的病理结果、病变个数与部位、MRI信号表现、强化情况、占位效应与水肿情况以及周围纤维束状态。结果①病理结果显示,低级别胶质瘤11例,占比30.56%,包括II级2例,II级9例;高级别胶质瘤25例,占比69.44%,包括III级10例IV级15例;高级别胶质瘤构成比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病变个数与部位单发病变30例,多发病变6例;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额叶、颞叶、顶叶、枕叶、颞顶叶交界区、额顶叶交界区以及小脑。③磁共振信号表现T1FLAIR呈等、低信号14例,T2FLAIR呈等、高、低混杂信号21例;T2WI均呈稍高、高信号。④强化情况环状强化25例,伴结节状强化3例,轻度强化5例,未见明显强化3例。⑤占位效应与水肿情况占位效应伴有中、重度水肿带26例,轻度占位效应伴有轻度水肿带8例,未有明显占位效应与水肿带2例。⑥周围纤维束状态低级别胶质瘤的周围纤维束出现推移4例,浸润6例,破坏1例;高级别胶质瘤的周围纤维束出现推移0例,浸润15例,破坏10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清晰呈现病灶的实际情况,且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信号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分析脑胶质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脑胶质瘤的1H—MRS特点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方法:搜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38例,按照WHO分级(2000)标准分成两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别脑胶质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行1H—MRS检查,均在MR非增强成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GESigna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多体素扫描,点分辨选择波谱法,检测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脑胶质瘤的1H—MRS表现:肌酸(Cr)无明显变化;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下降,胆碱(Cho)增高,变化的程度由肿瘤级别高低决定;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的NAA/Cho、Cho/Cr、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相关。结论:1H—MRS与MRI相结合能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H—MRS可评价脑胶质瘤的分级,反映脑胶质瘤代谢特性以及肿瘤生长潜能。
简介: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MG)正常发育尤其是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最易受损阶段的发育,探讨宫内感染早产鼠MG依赖的OPCs损伤机制。方法①观察正常C57B/L鼠不同胎龄(孕10、15d)和生后(0、5、10d)MG和OPCs在脑白质的发育分布情况,明确两者在发育和分布上的关联。②建立脂多糖(LPS)宫内感染新生鼠模型(宫内分别接种LPS5、10和20μg·mL-1为感染A-C组),以PBS溶液接种为对照组。以Tomatolectin作为静息状态MG标志,CD68作为活化MG的特殊抗体,O4+作为OPCs抗体,抗体浮片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分析。③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脑室周围白质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④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MG活化后IL-2、TNF-α和SOD水平变化。结果①MG在孕10d胎鼠Tomatolectin表达低下,孕15d胎鼠表达显著增高,MG主要分布在脑室周围白质区域,灰质皮质几乎不表达。出生后,脑室周围白质区域MG的表达有所下降,灰质皮质的表达逐渐增高。②感染A-C组CD68+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感染C组与B组CD68+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感染A-C组均可见O4+细胞数量显著性下降(P〈0.01),其中以感染C组下降最为明显。③对照组未检测到TLR-4蛋白表达,感染A-C组均可见LPS剂量依赖的TLR-4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接种LPS剂量增大,IL-2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呈显著增加趋势,SOD水平较对照组呈显著降低趋势。结论新生鼠发育依赖的MG在脑白质受损区域过度表达,表明活化MG起到本底激活效应,是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物质基础。
简介:目的:通过对脑胶质瘤细胞核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分析,探讨DNA含量及细胞增殖特性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将手术切除的新鲜脑胶质瘤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并进行短期体外培养,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瘤细胞的DNA指数(DNAindex,DI)、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分裂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等指标。结果:①脑胶质瘤Ⅲ、Ⅳ级之间的DNA异倍体率无显著差异,但与其它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②对照组的DI值与脑胶质瘤Ⅰ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其它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③对照组的S期与胶质瘤Ⅰ、Ⅱ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Ⅲ、Ⅳ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④对照组的PI值与肿瘤各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胶质瘤细胞核DNA的流式细胞术分析能较准确地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对脑胶质瘤病人的诊断、术后辅助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为胶质瘤患者识别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计划谱(CGGA)下载附有完整临床随访信息的464例胶质瘤患者mRNA表达谱。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用于识别出与胶质瘤WHO分级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同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鉴别出与胶质瘤患者生存相关的基因。结果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中,Brown模块与脑胶质瘤WHO分级呈正相关(r=0.55,P<0.0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与患者临床预后最显著相关的5个基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PLAT)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并建立预后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证实该风险评分在预测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上具有高精准度。上述生存分析结果均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五个独立的脑胶质瘤预后因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及PLAT)并建立了预后模型,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模式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3例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心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风险认知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患者的心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肢体功能功能障碍,2例患者出现语言功能障碍,1例高热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认知度显著高于(P<0.05)。结论对胶质瘤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肿瘤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局部热化疗方法进行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7.5%,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波谱(MRS)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47例,术前均行多序列MRI、MRS影像学检查。47例患者由术后病理确诊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统计其影像学诊断符合率,分析MRS扫描相关指标值。结果4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18例,高级别脑胶质瘤29例。多序列MRI联合MRS对脑胶质瘤高级别、低级别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项多序列MRI(χ2=5.600、6.026,P=0.018、0.014)。MRS扫描结果显示,低级别与高级别脑胶质瘤肿瘤实质区胆碱复合物与N-乙酰天门冬氨酸比值、胆碱复合物与肌酸比值高于瘤周水肿区(P<0.05),且相应值高级别脑胶质瘤高于低级别(P<0.05)。结论多序列MRI联合MRS可有效鉴别低级别脑胶质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脑胶质瘤切除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谵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ICU的286例成年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第1~3天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谵妄评估,每日2次,同时采集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早期临床资料以及神经外科专科资料作为与发生术后谵妄可能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108例患者于术后1~3 d内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37.8%(108/286)。术后约束(OR=4.02,95%置信区间:1.03~17.50,P=0.021)、肿瘤体积(OR=1.19,95%置信区间:0.82~1.71,P=0.044)、肿瘤部位(OR=2.01,95%置信区间:1.03~3.95,P=0.026),以及术前中线移位(OR=1.16,95%置信区间:0.29~4.58,P=0.032)为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胶质瘤切除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术前影像学提示肿瘤体积大、位于额叶以及术前中线移位的患者可能是发生术后谵妄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意识到约束对于谵妄发生的危害,进一步优化术后护理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胶质瘤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2月期间诊治的 36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术前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脑胶质瘤的病理结果、病变个数与部位、 MRI信号表现、强化情况、占位效应与水肿情况以及周围纤维束状态。结果:①病理结果显示,低级别胶质瘤 11例,占比 30.56%,包括 II级 2例, II级 9例;高级别胶质瘤 25例,占比 69.44%,包括 III级 10例 IV级 15例;高级别胶质瘤构成比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对比差异显著( P<0.05)。②病变个数与部位:单发病变 30例,多发病变 6例;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额叶、颞叶、顶叶、枕叶、颞顶叶交界区、额顶叶交界区以及小脑。③磁共振信号表现: T1FLAIR呈等、低信号 14例, T2FLAIR呈等、高、低混杂信号 21例; T2WI均呈稍高、高信号。④强化情况:环状强化 25例,伴结节状强化 3例,轻度强化 5例,未见明显强化 3例。⑤占位效应与水肿情况:占位效应伴有中、重度水肿带 26例,轻度占位效应伴有轻度水肿带 8例,未有明显占位效应与水肿带 2例。⑥周围纤维束状态:低级别胶质瘤的周围纤维束出现推移 4例,浸润 6例,破坏 1例;高级别胶质瘤的周围纤维束出现推移 0例,浸润 15例,破坏 10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清晰呈现病灶的实际情况,且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信号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介:背景与目的:目前对胶质瘤干细胞(braingliomastemcells,BGSCs)的研究仍以细胞实验研究为主,因此培养出大量合格的BGSCs是所有相关研究的首要步骤。本实验用一种新的较简化的方法从临床人脑胶质瘤标本中进行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培养纯化。方法:对17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处理,无血清悬浮培养法进行干细胞培养。肿瘤细胞球形成后,进行增殖实验、单克隆形成实验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相关的标志物。连续传代+条件培养方式进行分离纯化。结果:17例标本中共有8例成功培养出肿瘤细胞球,连续传代后仍然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单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单个肿瘤球细胞即可形成新的肿瘤细胞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球细胞表达胶质瘤干细胞的标志物CD133,诱导分化后的肿瘤球细胞可以表达成熟神经细胞的标志物GFAP和TU-20。以上结果证明培养出的肿瘤球细胞即为脑胶质瘤干细胞。结论:用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对脑胶质瘤组织进行处理培养,用条件培养+连续传代的方法即可快捷高效地获得大量高纯度脑胶质瘤干细胞。此方法大大节约了费用和时间,可以满足后续脑胶质瘤干细胞实验研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