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呼吸功能强化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之间收治的84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呼吸功能强化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FEV1、FVC、FEV1/FVC)以及不良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等呼吸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功能强化训练结合心理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呼吸问题,降低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强化训练结合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22年6月到2024年8月期间收治到的38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信封法,将其分成两个干预小组。对照组19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9例接受呼吸功能强化训练+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评价,对比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心态更好,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P<0.05);经护理,观察组FVC、FEV1、FEV1/FVC三项肺功能指标均强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达100.00%,相比于对照组的68.42%更高(x =7.125,P<0.05)。结论: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呼吸功能强化训练+优质护理干预,会显著改善患者心态,强化患者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加满意护理工作。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剖宫产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且留置导尿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短、首次排尿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肌锻炼联合提肛运动对剖宫产产妇留置导尿期间进行主动性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降低术后尿路感染。
简介:“歌唱的人就是靠一口气”,这种观点早已为声乐以及戏曲工作者们所公认。若仔细观察一下歌唱者们的呼吸就会发现,虽出于同一个呼吸原理而每一个人的呼吸意识、办法却又是千姿百态。这是由于个人的感觉信息的不同而发生的差异。中国古人认为歌唱时呼吸是运用“丹田”之气,意大利“美声”学派则认为是“横隔肌”在起作用。呼吸功能是人人具备的。人讲话时所运用的呼吸是自然的、正常的,人们也不大注意自己的呼吸状态。可是在呼吸运用于歌唱时就要比说话剧烈、深沉、有弹性得多,在这种呼吸支持下发出的音量比说话的音量要强烈、宏大、穿透性好。显然,歌唱的呼吸和说话相比,从质、量、强度上都有很多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自觉地去认识它,掌握它的规律并加以经常性的人为的训练,使之成为歌唱所需要的呼吸。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呼吸训练联合康复训练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加用呼吸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训练后FEV1、FEV1/预计值以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研究组训练后FEV1、FEV1/预计值以及FEV1/FVC改善更加明显(P<0.05)。训练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均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唇肌功能训练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习惯性口呼吸儿童牙颌面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5~13岁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接受唇肌功能训练的患儿106例(男性58例、女性48例),进行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的头影测量。根据训练强度分组,分为训练不足和训练达标两组,其中训练不足组共44例[男性21例,(8.06±2.18)岁;女性23例,(8.64±2.70)岁],训练达标组共62例[男性37例,(9.27±1.61)岁;女性25例,(9.06±1.20)岁];对于训练达标组,进一步根据治疗时间分为3~6个月(17例)、6~9个月(21例)和9个月以上(24例)3组,根据年龄分组分为5~9岁(29例)和10~13岁(33例)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唇肌功能训练治疗后,U1-SN从107.40°±6.64°减小至106.64°±6.08°(P=0.008),L1-MP从93.92°±6.68°减小至93.53°±5.97°(P=0.145)。按照训练强度分组,U1-SN(训练不足组1.37°±2.37°,训练达标组-2.27°±2.20°,P<0.001)和L1-MP(训练不足组1.19°±2.52°,训练达标组-1.50°±2.20°,P<0.001)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训练达标组上、下前牙内收显著,治疗前后U1-SN变化量为2.27°±2.20°(P<0.001)、L1-MP变化量为1.50°±2.20°(P<0.001)。所有纳入评价指标,包括U1-SN、L1-MP、OP-FH、SNA、SNB、ANB、MP-FH、后前面高比按照不同治疗总时长、年龄分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唇肌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改善上、下前牙前突,同时对下颌的生长发育方向也有一定的良性引导作用,但随访期内尚未观察到对上、下颌骨相对位置的影响。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在各种有害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膈肌疲劳、衰弱和收缩力下降等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训练能够延缓膈肌萎缩和增强收缩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肺癌病人围术期中的作用。方法将92名我科老年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检查患者术前肺功能、术后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结果术前1天观察组患者的VC、MVV、FEV1、FEV1/FVC四项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SaO2、PaO2、PaCO2结果由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呼吸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的PaO2和SaO2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围手术期不同呼吸功能训练方式对术后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肺部手术病人100例,按住院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训练后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1),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均有不同提高,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训练第4天两组指脉氧饱和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均能改善病人肺功能,增加手术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但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优于其他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其训练方法直观、病人易于掌握、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方法: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以数字分配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ICU护理基础上,实施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呼吸功能指标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插管时长与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患者总插管时长,使患者尽早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值得临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