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泻患儿联合应用葡萄糖酸锌片、蒙脱石散、歧杆菌三活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年07月--2022年07月就诊于本院儿科60例腹泻患儿作为治疗对象,根据患儿所选用的治疗措施而设置观察小组,常规组30例腹泻患儿服用蒙脱石散、歧杆菌三活菌,联合组30例腹泻患儿基于常规组之上加服葡萄糖酸锌片。结果:联合组用药疗效高达96.67%,较常规组更高,两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腹泻 小儿 葡萄糖酸锌片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歧杆菌四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其病情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7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9例)、观察组(n=39例),其中对照组单独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观察组联合口服歧杆菌四活菌、马来酸曲美布汀,为期1个月,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大便形状及次数恢复至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减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歧杆菌四活菌、马来酸曲美布汀的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利于肠道菌群的重建及病情的恢复,缓解症状体征。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马来酸曲美布汀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铠装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其在工业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为适应极端恶劣的环境,本文通过介绍铠装热电偶生产工艺、结构,尤其是对外层金属套管的材料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热电偶的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 标签: 高频头 双极化 双输出 电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在急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评价三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胃炎病人,契合选入与排除准则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雷贝拉唑、多潘立酮片和铝碳酸镁三治疗)和对照组(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48%>78.26%,χ2=4.389)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0<13.04%,χ2=4.389)以及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44.87±6.63)ng/L<(76.31±8.51)ng/L,t=19.76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0.19±0.07)μg/L<(0.40±0.13)μg/L,t=9.64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选用雷贝拉唑、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作为治疗药物,实施三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雷贝拉唑 多潘立酮片 铝碳酸镁 急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可获得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生物制剂种类越来越多,然而单一药物的疗效却难以得到大幅提升。生物制剂治疗主要用于对一种生物制剂治疗有部分反应或在维持治疗期间复发的附加治疗,目前已成为探索IBD治疗策略的新方向。本文从生物制剂治疗IBD的理论基础、疗效、安全性、需要考量的因素以及特殊药物类型特异性抗体药物等方面概述最新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生物制剂 双靶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旋转皮瓣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瓣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资料。术中设计示指桡背侧长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开大、加深虎口;取拇指尺背侧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覆盖掌侧缺损皮肤。根据肌腱发育异常及肌肉挛缩情况,分别行不同程度的拇短伸肌腱紧缩或重建,以及拇指内在肌松解。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后开始规律的手功能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皮瓣存活情况及供区愈合情况,评估虎口开大和掌侧皮肤软组织松解的效果及拇指功能,并进行患儿父母满意度调查。结果共纳入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10例,平均年龄26个月(11~36个月),共11只患手,左4只患手、右7只患手。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软组织挛缩,虎口窄小。术后随访10.2个月(4~24个月),所有转移皮瓣均成活,未发生边缘坏死。虎口开大及掌侧软组织挛缩松解效果满意,拇指外展及掌指关节背伸角度获得明显改善(掌侧外展平均42°,范围38°~43°;主动背伸角度平均1.6°,范围-5°~10°)。患儿父母对拇指和虎口外观及手功能总体满意率为100%。结论指背侧方旋转皮瓣切取简单,可有效起到加大、加深虎口,覆盖掌侧皮肤缺损的作用,是先天性扣拇畸形手术中皮瓣修复的可靠方法。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拇指 外科皮瓣 扣拇畸形 旋转皮瓣 虎口挛缩 拇指掌侧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生长棒技术(dual growing rods,DGR)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8月采用DGR治疗EOS患者共20例,男8例,女12例;初次手术时年龄为(9.0±1.4)岁(范围6.3~10.8岁);术前侧凸Cobb角为59.0°±16.8°(范围41.2°~103°)。主要观察指标为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T1~T12高度、T1~S1高度、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顶椎偏距(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及坎贝尔空间供肺比(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SAL),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20例患者随访时间(28.07±14.30)个月。初次住院时间为(20.56±8.28)d,初次手术时间为(211.70±39.80)min,初次手术出血量为(255.00±149.50)ml,手术撑开为(1.60±0.51)次/例。主弯Cobb角自术前59.00°±16.80°降至初次术后的33.40°±11.80°,术后1年为29.67°±11.67°,末次随访时为29.40°±11.30°;术前胸椎后凸角为41.39°±6.06°,初次术后减少至31.72°±3.56°,术后1年为30.32°±4.26°,末次随访时为30.24°±4.23°;术前腰椎前凸角为45.90°±8.03°,初次术后减少至42.65°±9.05°,术后1年为41.55°±7.84°,末次随访时为41.53°±8.21°;术前T1~S1高度为(31.76±4.42)cm,初次术后增加至(34.64±3.96)cm,术后1年为(36.73±3.87)cm,末次随访时为(37.28±4.36)cm;术前T1~T12高度为(17.38±2.76)cm,初次术后增加至(19.39±2.86)cm,术后1年为(21.77±2.71)cm,末次随访时为(21.91±2.74)cm;术前冠状面平衡为(1.52±0.73)cm,初次术后减少至(0.87±0.38)cm,术后1年为(0.81±0.38)cm,末次随访时为(0.77±0.37)cm;术前矢状面平衡为(1.94±0.78)cm,术后减少至(1.42±0.56)cm,术后1年为(1.28±0.55)cm,末次随访时为(1.26±0.57)cm;术前AVT为(4.33±1.85)cm,初次术后减少至(2.16±1.47)cm,术后1年为(1.63±1.17)cm,末次随访时为(1.61±1.23)cm;SAL自术前0.88±0.05增加至初次术后0.94±0.03,术后1年为0.96±0.01,末次随访时为0.97±0.01;以上指标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年仅SA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P=0.001),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共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25%(5/20),包括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2例横突钩脱钩及1例近端交界性后凸,均经翻修手术后预后良好。结论侧生长棒技术可有效控制EOS进展,保留脊柱纵向生长潜能,为患儿胸廓发育争取时间,能提供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生长和发育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Endobutton内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9例,其中19例应用国产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系统辅助Endobutton悬吊内固定,Rockwood分型Ⅲ型11例、Ⅳ型8例;20例采用常规切开Endobutton内固定术,Rockwood分型Ⅲ型13例、Ⅳ型7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术后第2天和术后1年肩锁关节CT影像学参数(锁骨远端下皮质与肩峰下皮质的距离、上下两枚Endobutton的距离、锁骨远端前缘与肩峰前缘的水平间距、喙突骨隧道直径及锁骨骨隧道直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结果术后机器人组随访时间(10.8±2.4)个月,常规组(11.5±3.1)个月。机器人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5.3±2.1)分降低至(0.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P=0.014);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55.6±6.4)分提高至(92.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P=0.012);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由术前42.2°±5.4°增加至172.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4,P<0.001)。机器人组手术时间为(74.4±6.6) min,较常规切开组的(61.7±7.2) 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37)。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的VAS、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外展活动度、CT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机器人组2例出现锁骨上表面皮质骨溶解;常规切开组1例出现复位丢失、1例锁骨上皮质骨溶解、4例喙突骨隧道一侧皮质缺损。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和常规切开Endobutton钛板内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均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机器人辅助下精准建立锁骨及喙突骨隧道,可克服常规切开手术骨隧道偏移的缺点,防止复位再丢失。机器人辅助和常规切开Endobutton内固定均存在骨隧道扩大的问题。

  • 标签: 肩锁关节 关节脱位 机器人手术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奇偶法分为参照和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瑞格列奈,实验组采用二甲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和血脂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 标签: 二甲双胍 老年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年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层的方式,划分成2组,各25例,一组设定成A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另一组设定成B组,在常规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心医学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与焦虑抑郁控制效果。结果:B组SBP/DBP水平的(126.15±12.22)/(87.02±7.46)mmHg低于A组的(137.36±15.78)/(95.16±9.75)mmHg;B组SAS评分的(49.16±3.08)低于A组的(55.23±3.47);B组SDS评分的(48.57±2.49)低于A组的(54.52±3.10)。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时,心医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更加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与情绪状态,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双心医学模式 高血压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芬酸钠栓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10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5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布洛芬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氯芬酸钠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再次用药率;治疗指标(起效时间、体温下降度数、最大作用时间、退热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侠侣率为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次用药率为6.0%(3/50),对照组患者的再次用药率为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体温下降度数、最大作用时间、退热持续时间分别为:(41.61±3.69)min、(1.07±0.28)℃、(99.77±10.17)min、(7.33±1.64)h,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通过氯芬酸钠栓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再次用药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氯芬酸钠栓 小儿感染性发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探究改良肱三头肌窗口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1~2022.1)收录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后以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与改良肱三头肌窗口入路治疗,将临床效果(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与肘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改良肱三头肌双窗口入路 肱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胆总结石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道镜镜联合的疗效。方法:2021年04月~2022年04月,在我院接收的胆总管结石病人中随机选择94例进行治疗方法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将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参照组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则选择腹腔镜胆道镜镜联合方法进行治疗,从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方面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方面的比较中,试验组的手术平均时间(2.68±1.24)h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6.13±8.07)h,分别同参照组的(3.43±0.85)h和(47.85±9.22)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护理方案,明确ERAS(加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2021年1月至12月),均行镜手术治疗(胆道镜联合腹腔镜),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基于ERAS的临床路径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6.6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67%),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更低,且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胆总管结石治疗患者基于ERAS的临床路径护理,可获得理想干预效果。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临床路径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是我国中老年人中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很高,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及低骨量使骨质脆性增加,导致发展为容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出现骨质疏松症,常是由于患者的活动量减少或者饮食失调,导致局部的骨骼发生了大量钙质流失,使患者患上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会感觉局部有酸痛、胀痛,同时会出现局部的肌肉无力、发酸、发软,影响正常活动。目前临床中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首选就是膦酸盐,膦酸盐的作用机制是帮助患者增加骨密度、抑制骨细胞活性,根据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其疗效很不错;但是根据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若长时间使用膦酸盐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典型股骨骨折等副反应,并且膦酸盐也会抑制骨形成,也就是说,关于膦酸盐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还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证实。本文就主要针对临床中常用的几种膦酸盐的疗效、作用机制、副作用等进行阐述,为临床采用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

  • 标签: 双膦酸盐 原发性 骨质疏松症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所接受的干眼症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30例)使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了解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相比,使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干眼症症状,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工泪液凝胶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干眼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胆道结石患者使用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研究组使用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6.86%,常规组有效率为78.13%;研究组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结石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方式,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的影响,值得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胆道结石 双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胰管支架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胰头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采用放置胆管内支架方式,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胆胰管支架方式。对不同方式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胆管内支架及胆胰管支架方式均有理想治疗效果,可使患者生化及肝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头癌患者治疗中,使用胆胰管支架方式 ,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化及肝功能指标,且术后疼痛缓解效果、生活质量情况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胆胰管双支架 胰头癌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2 型糖尿病(T2DM)应用胍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入院的 108 位 T2DM 患者为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在进行个体化饮食干预控制以及合理运动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磺脲类药物,给予实验组胍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统计并分析两组T2DM 患者经过 3 个月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 结论:在常规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的基础上使用胍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 T2DM 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指标,治疗效果更为确切 可靠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降糖药物 双胍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