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窦炎冲洗液鼻腔冲洗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30例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护理方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无1例出现意外情况,有5例患者24小时后取出鼻腔填塞物,4例48小时内取出,无1例再出血发生。结论对于鼻窦炎冲洗液鼻腔冲洗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给予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可大大减轻鼻腔填塞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其住院时间,既实现了我们的护理目标,也得到了认可,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和预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指导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手术除去不可逆病变组织,重建恢复鼻腔鼻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于2010年至2014年采用鼻内窥镜检查389例患者,需手术治疗186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中老年组161例。男102例,女59例。疗效评定按照海口标准执行(以鼻内窥镜检查为准);黏膜评判标准参考Lund-Mackay评分系统。其结果经SPSS1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所有161例患者,达到治愈的患者有127例(79.18%),达到好转的患者有28例(17.14%),总有效率96.32%。结论内窥镜鼻息肉摘除,前组、后组筛窦切除术,额窦开放术、蝶窦开放术在中老年组临床特点是,疾病本身的临床分型分期、鼻部前驱手术史、鼻腔长期减充血剂使用史以及术后门诊随访和药物治疗与鼻窦内窥镜手术的预后疗效密切相关。但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史、鼻中隔成形术等因素对于手术的疗效无明显关联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病优点光线亮度好、视野清楚、病变容易切除彻底、手术损伤小、痛苦少、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0.6±2.7)岁;研究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41.4±2.3)岁。对照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疾病症状评分、免疫学指标以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5/47),高于对照组74.5%(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8,P<0.05)。研究组治疗后头晕头痛、鼻分泌物、鼻塞、嗅觉障碍评分分别为(2.1±0.3)分、(2.5±1.4)分、(3.9±1.2)分、(2.1±0.4)分,均低于对照组(3.5±0.6)分、(4.6±1.2)分、(5.2±1.5)分、(3.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上皮细胞损伤轻于对照组,基底膜厚度为(7.6±1.3)μm,薄于对照组(9.1±3.5)μm,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灰度值为(167.2±7.8)kD,高于对照组(143.4±6.5)k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嗅觉功能评分为(15.5±0.8)分,低于对照组(18.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治疗时,应用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术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创伤小,安全性高,治愈率较高,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效抑制黏膜组织重塑,改善鼻声反射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嗅觉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常规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鼻窦手术的治疗方法,两组除手术方法外,其他的治疗方法相同,术后两组均随访2a,比较两组的治愈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为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为1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手术治疗,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为综合治疗、手术技能以及术后随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