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卵巢腺癌的CT和MR影像学征象,并比较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卵巢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CT进行诊断,观察组(n=30)采用MR影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即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性卵巢腺癌疾病的诊断中,MR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MR的影像诊断价值较高,在继发性卵巢腺癌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55例为研究组,糖尿病未并发脑梗死患者50例为单纯组,并选取在该院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实施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三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指数以及颈动脉斑块检查情况。结果研究组IMT指数为(1.84±0.23),对照组IMT指数为(1.32±0.21),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2.674,P<0.05);单纯组IMT指数为(1.59±0.19),明显低于研究组(t=6.037,P<0.05);而单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009,P<0.05);研究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85.37%(35/41),对照组为11.54%(3/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71,P<0.05);单纯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45.95%(17/37),显著低于研究组(χ2=19.118,P<0.05);单纯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42,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做好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对预防脑梗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CT征象与病理分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我院近期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的39例神经源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手术前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27例患者经过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并对其注射流率2~3ml/s。对CT扫描结果以及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9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神经鞘膜来自于肿瘤,其中,有15例良性神经鞘瘤,5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有8例患者有副神经节瘤,其中有6例良性,1例恶性;有7例患者的交感神经节细胞来自于肿瘤龟例;其中,有2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结论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主要包括神经鞘膜来源肿瘤、副神经节瘤以及交感神经节细胞来源肿瘤。不同的神经源性肿瘤所表现的影像既有相同的地方,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因此,了解肿瘤的病理基础,并突出其根本征象,再与其它征象进行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超声血流征象与前列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病理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74例及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经直肠超声CDFI血流检测征象(前列腺内动脉血流分级、动脉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动脉速度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相应标本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并分析超声检查血流征象与病理免疫组化血管生成征象(VEGF、MV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病灶内及边缘的动脉阻力指数(RI)、动脉血流分级及病理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01);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灶内或边缘的收缩期峰值动脉速度(Vmax)、血流分级与前列腺癌组织VEGF的表达、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经直肠前列腺彩色超声可清晰并较为准确地显示前列腺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超声血流征象与前列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病理征象呈正相关。因此,经直肠前列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征象检查的应用可能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性,并可能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不同征象诊断盆腔粘连性不孕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的40例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和腹腔镜手术的女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SUG不同征象诊断盆腔粘连不孕的价值。结果腹腔镜确诊盆腔粘连32例,HSUG检出36例,HSUG诊断敏感度为100.00%(32/32),特异度为50%(4/8),阳性预测值为88.89%(32/36)。32例盆腔粘连中,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完全阻塞20例,输卵管不畅12例。结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于盆腔粘连性不孕具有较高诊断敏感性,可以通过观察超声图像中造影剂的流动与弥散情况初步诊断盆腔粘连。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增强CT征象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肾透明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3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Speraman相关性分析增强CT征象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术后病理提示包膜侵犯17例,无包膜侵犯16例,两者在病灶直径、CT增强差值及增强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74±1.85)cm比(4.15±1.41)cm,(30.19±10.00)HU比(48.25±24.12)HU,(70.7±22.6)%比(137.0±86.6)%,t=-6.239、2.841、3.050,P=0.000、0.008、0.005]。有脉管癌栓(12例)与无脉管癌栓(21例)患者的病灶直径及增强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86±2.35)cm比(4.93±1.79)cm,(70.0±19.9)%比(121.0±81.7)%,t=-4.025、2.074,P=0.000、0.046],而CT增强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78±11.71)HU比(43.62±22.63)HU,t=1.823,P=0.078]。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T增强差值与包膜侵犯及脉管癌栓呈中度负相关(r=-0.593、-0.540,P=0.000、0.001);病灶直径与包膜侵犯呈明显正相关(r=0.781、P=0.000)。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病灶直径、CT增强差值及增强率有所差异,病灶直径越大、增强差值越小意味着包膜侵犯及脉管癌栓。
简介:摘要目的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CT平扫,对其检查方式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选择的时间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均予以CT平扫之后对其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分析CT平扫征象。结果就CT平扫而言,其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符合率与手术病理结果差异之间不显著,P>0.05;CT平扫诊断结核、炎性假瘤、错构瘤、肺部脓肿、支气管囊肿的符合率分别为80.00%、80.00%、100.00%、50.00%、100.00%;CT平扫诊断腺癌、鳞癌、小细胞癌、转移癌、类癌的符合率分别为85.71%、83.33%、83.33%、75.00%、100.00%;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主要的CT平扫征象是边缘不光滑、毛刺征等。结论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CT平扫可以有效鉴别患者的疾病类型,能够观察其具体征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征象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归中的作用,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为临床好转组(52例)与临床恶化组(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诊断标准。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胸部影像学改变。结果2组的影像学特征(病灶趋于实变、病灶范围增大、病灶出现融合趋势、磨玻璃影由模糊变清楚、病灶向内发展、出现纤维条索、磨玻璃影范围增大、磨玻璃影范围减小和病灶此起彼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观察胸部影像学变化可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转归,且相对安全、无创,具有临床实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和B超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收集我院经CT和B超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的患者96例,并对两种检查影像学征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血管瘤CT平扫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部分较大病灶中央可见星形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结节样或中心强化,强化区进行性向中央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较大病灶中央可见始终不填充区同平扫;B超检查病灶直径<3.0cm的肝血管瘤,声像图表现为均匀强回声,边界清晰、锐利,呈浮雕样,周边无声晕,后方无声影;病灶>3.0cm的肝血管瘤,多数呈强回声,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清晰、无声影及声晕;少数呈低回声;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可发现动脉期的典型征象并不受呼吸影响,且不遗漏病灶,诊断准确率很高,是最佳、最有效、可确诊的方法;而肝血管瘤行B超检查,则具有无伤、无痛、价廉、快速等优点,并且正确率极高,应为诊断肝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征象在诊断BI-RADS4级乳腺病变中应用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病变患者204例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由78例乳腺癌患者组成,第二组患者由126例乳腺良性肿瘤组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比如肿瘤的纵横比、边界、形态等,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超声征象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在诊断上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有动脉血流RI≥0.7、异常高回声晕、毛刺装边缘,在诊断乳腺癌中特异性分别为90.5%、100%、99.2%。结论在诊断BI-RADS4级乳腺病变时,其中有3个超声征象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疑似特征,分别为动脉血流RI≥0.7、异常高回声晕、毛刺装边缘,在治疗中建议使用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前置胎盘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及病理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为未植入患者(n=62),观察组为植入患者(n=48),与此同时纳入同期来我院接受产检的30例孕妇为正常组。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对比三组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对观察组中胎盘植入不同类型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子宫肌层最薄处<2mm、胎盘增厚、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完全消失、宫颈膨大检出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声征象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结论 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效能,其预后价值良好,有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经调查显示,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病症的鉴别,临床胸部CT诊断明确为孤立性肺结节病患达到约51%,显示恶性肿瘤患病率是12%,由于性质的不明确需要投入更多的医疗成本,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情绪,为此,加强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此次研究主要对该类疾病,对于CT平扫征象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方法:主要从科室进行病例的筛选,全部为通过病理学检查明确患者病症,主要是孤立性肺结节症状,总体为120例,病例当中男性病例10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28岁至77岁范围内,根据研究内容对病患实施CT平扫诊断,安排2名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对患者扫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获取准确的结果。结果:对此次调查目标全部实施手术病理学诊断,确定孤立性肺结节病症,对良恶性病变分析,良性病例46.67%,恶性病变者53.33%。对此次良恶性病变患者单一CT平扫征象研究与分析,前者病患有毛刺征、边缘比较粗糙、分叶征、胸膜凹陷等,对于恶性症状病患的征象分析,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性;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病症期间,良性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效能较突出。对两类患者准确性、特异性评估,其中分叶征更明显;凹陷征的阳性预测值、敏感性最高。结论: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病症的临床诊断,通过CT平扫能够更好地鉴别疾病,尤其是在诊断良恶性病变方面准确率极高,分析CT平扫征象,表示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更有诊断效能,敏感性最高是凹陷征,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