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乳腺导管原位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和分子特征。本共识全面阐述了导管原位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旨在提高导管原位癌标本取材、病理评估以及相关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从而促进导管原位癌病理报告内容的规范化,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7岁,术后随访13~5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囊壁纤维间隔内有小的透明细胞巢,肿瘤性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Vimentin(+)、EMA(+)、CD10(-)、CD68(-)。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经过积极地治疗预后良好。术诊断中常难与其它囊性肾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性实性结节及镜下囊腔内衬透明细胞。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基本情况与临床病例特点,为后期乳腺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分析病理特点与发病特征。结果40~60岁阶段的女性群体乳腺癌发病几率加高;病理检查中,浸润性导管癌(76.67%)患者居多;80例行手术治疗方式的患者,淋巴转移情况为0个22例,1~5个38例;6~10个16例;大于10个4例;就医方面,1月内就医率46.67%,半年内就医率为32.50%,1年及以上就医率为20.83%。结论对于乳腺癌,应加强预防,以降低该病发生率;乳腺癌病理特点因人而异,在展开治疗工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大切片在食管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临床诊断76例拟诊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内镜检查+病理切片检查)和对照组(超声内镜检查)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97.37%>92.11%)、准确率(100%>94.74%)(P<0.05),而误诊率(0<5.26%)相对更低(P<0.05)。结论病理大切片在食管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能够准确检出疾病,便于及早实施治疗,进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风险,更好的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等。结果60~69岁和70~79岁为结直肠癌高发年龄段(P<0.05);直肠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腺癌是主要的病理类型,其中以中分化腺癌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分化腺癌的构成百分比呈明显上升趋势,低分化腺癌的构成百分比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中分化腺癌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通过对80例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研究,得出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段为60~7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有所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9例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伴随疾病、误诊的疾病。结果肺癌老年人多见,伴随疾病多,临床误诊为肺炎占首位。结论提高对肺癌的警惕性和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