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门诊头晕的病因,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80例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眩晕频率和持续时间等临床资料,探讨眩晕的病因。结果:180例神经科门诊头晕患者中,120例(66.67%)伴有恶心和/或呕吐,69例(38.33%)伴有视觉旋转,32例(17.78%)伴有耳鸣、耳胀和听力损失,16例(8.89%)伴有头痛或视觉先兆,3例(1.67%)伴有颅神经和四肢瘫痪。具体病因方面,前庭周围性眩晕73例(40.56%),心理社会障碍性眩晕62例(34.4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眩晕28例(16.56%),前庭中枢性眩晕11例(6.11%),系统性疾病相关眩晕4例(2.22%),2例(1.11%)其他原因不明的眩晕。在性别方面,男性患者68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比例最高,占同性眩晕患者的63.24%;女性患者共112例,精神障碍性眩晕所占比例最高,占同性眩晕患者的36.61%。就年龄而言,60岁以上的人占45%,主要是前庭周围眩晕;30~59岁人群占38.33%,以精神障碍性眩晕为主;16~29岁人群占16.67%,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结论:前庭周围性眩晕是神经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女性眩晕的发生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是头晕的主要人群。头晕的常见原因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中有所不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个体差异和对症治疗的原则。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总结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将54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均分为A、B两组。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A组实施止咳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B组结合病因实施针对性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导致小儿发生慢性咳嗽的原因主要有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吸道感染、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其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42.59%,23/54)、呼吸道感染(31.48%,17/54)居多。B组相较于A组而言治疗效果更优,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吸道感染等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临床基于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更利于提升治疗水平,促进小儿及早康复。
简介:摘要: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年龄以4岁以上的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在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大多数发生在3~7胎次间,并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多,其发病率相增高。日产奶25kg以上的舍饲奶牛多发,发病季节以3~8月青草充足节为多发,其他季节较少发病[1]。本病的复发率特别高。其严重地阻碍着世界畜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疾病也日趋增多,对奶牛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矮小症的病因及相关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3月来漳州市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就诊的350例矮小症患儿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为主要原因,占52.57% ,其次特发性矮小(ISS)、Turner 综合征、小于胎龄儿(SGA)分别占 30. 85%、5.55%、4.57% ,此外还有营养不良、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软骨发育不良等;350例矮小症中,学龄前期就诊患儿最多,其次学龄期;346例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精氨酸+可乐定复合试验),发现生长激素完全缺乏128例,占36.99%,生长激素部分缺乏155例,占44.79%,正常63例,占18.20%。 结论 350例矮小症病因主要是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Turner 综合征、小于胎龄儿、营养不良、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其中以“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提出了相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7月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96例,对其病因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询问患者家属和调查可得,这些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代谢性脑病、乙醇中毒、糖尿病、药物中毒,分别占比为39.58%、29.17%、13.54%;、8.33%、5.21%、4.17%。发病情况、昏迷程度、入院时间等都是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比较各因素不同情况的病死率存在的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结论: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通常包括复杂的病因,需根据其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的预后效果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病死率因此而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工作中,样本选取为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眩晕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分组,第一组患者人数为43例,为观察组,第二组患者人数同样为43例,患者人数为43例,在治疗前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因进行诊断,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彩雀合适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存在着差异性,且两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02%,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67.44%)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性,即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其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够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且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与病因的关系,以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99年8月~2010年6月我院小儿内科及小儿外科收治的56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儿病因为直肠息肉188例(33.57%),结、直肠炎134例(23.9%),肠套叠68例(12.1%),梅克尔憩室43例(7.7%),其次为肛裂、肠重复畸形、迟发性VitK缺乏症、内痔、直肠溃疡、应激性溃疡;明确病因549例(98.2%);急性发病患儿病因为梅克尔憩室(45.8%),肠得复畸形(32.1%),肠道息肉(13.2%)等,其中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均伴有异位胃黏膜。结论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出血部位选择有效的诊断方法,以提高病因诊断、减少患儿痛苦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