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并发肠梗阻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肠梗阻分为发生肠梗阻组(30例)与未发生肠梗阻组(2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围术期相关指标,筛选出肠梗阻发生的易感因素,总结其防治措施。结果发生肠梗阻组与未发生肠梗阻组在性别、是否合并急慢性支气管炎、是否合并前列腺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手术类型、术前营养状况、切口类型、愈合类型、合并腹水及合并便秘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肠梗阻组患者经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为(3.40±1.78)d、腹胀消失时间为(4.24±1.57)d、排气时间为(5.96±1.61)d、进食流质时间为(6.95±2.02)d、胃肠减压引流量为(315.21±106.52)ml/d、平均住院时间为(14.59±2.63)d。结论腹壁切口疝并发肠梗阻的易感因素为男性、合并急慢性支气管炎或前列腺炎,但肠梗阻经及时干预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得以显著改善,提示重视易感因素的控制、及早给予治疗是防治肠梗阻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以便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方法对6例疑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未给予药物治疗,随访3~75个月,腹壁切口内未见该病复发。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显示增生结缔组织中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结论不规范的剖宫产术,可引起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规范剖宫产手术操作,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和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再次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产妇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各组65例,行初次剖宫产腹壁中线纵切术列为试验组,行初次剖宫产腹壁横切术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腹壁疤痕情况、盆腹腔粘连程度、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疤痕状况,试验组产妇疤痕情况显著比对照组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产妇盆腹腔粘连状况,试验组产妇盆腹腔粘连出现机率显著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试验组各手术指标显著比对照组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产妇选择纵切口术式,可以降低盆腹腔粘连程度,减少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风险与损伤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防。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依据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病史特点及临床表现,术前基本可明确诊断。14例均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治疗首选手术,提高产程处理技术,降低剖宫产率,严防医源性内膜种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的相关原因,血清CA125水平与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以及对该病的不同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3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出现与发病年龄、BMI及手术方式无关②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数值进行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异位症组患者分别行手术、肌注亮丙瑞林及口服孕激素治疗,效果均好,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25有助于评估疗效及预测复发。手术操作动作要轻柔,保护腹壁切口,术中清洗切口及腹盆腔,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术后应给予药物辅助治疗,可降低术后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