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1986-1998年中国滇西重力网32期重复测量的资料,计算了云南弥渡一地的铅垂线变化,且将其与周边地区同期发生的20次地震(震级M≥5)进行比较,发现弥渡铅垂线的变化似与这些地震的发生有关。在这20次地震中,有15次发生的时刻与铅垂线开始反向变化的时间差小于0.15a。参考以前发表的工作,即在我国唐山地区发现的同类现象,可以认为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对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伴随着的地下物质运动和变化,以及周边地区局部重力场的变化,包括地区铅垂线的变化,做出更为详细准确的描述,对地球科学,包括地震研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简介:利用国际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以及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实测数据,构建电离层球谐模型SHAG(ShanghaiAstronomicalObservatoryglobalmodel),并与欧洲定轨中心(CenterforOrbitDeterminationinEurope,CODE)提供的电离层数据比较,得到如下结果:11在全球范围内,二者解算的卫星硬件延迟误差的均方根值(rootmeansquare,RMS)为0.11ns,观测站硬件延迟误差的RMS为0.59ns;2)对于中国大陆及邻区,二者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electroniccontent,TEC)的RMS为2.1TECu(1TECu=0.35ns),但SHAG模型解算观测站TEC更接近GNSS双频解算的结果;31通过与数字测高仪的观测资料比较,发现SHAG模型解算的电离层结果可较好地描述不同观测站区域的电离层变化趋势。综合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数据的大量引入改善了SHAG模型的中国区域电离层特性,能较好地描述中国区域电离层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