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前言在三国即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统一前期,在三国的全力支持下佛教得到了巨大发展,以王室与贵族为中心,佛教不仅被广大人民所信仰,而且人们也积极致力于佛经与佛法的研究。三国的僧侣留学到中国研究佛教,也到日本多次传授佛教,由此可知,三国时佛教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标签: 佛教思想 照明 古代 韩国 大乘 广大人民
  • 简介:儒家学说强调修身养心成为圣贤之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达致目标,一切以人为本、从人心出发、以人的语录为课本、以人为学习楷模,没有拯救、赦罪、审判、终极盼望等教导。21世纪的中国文化面临挑战,致使中国历史与文化背上沉重的包袱,这种特别沉重而且紧急的文化危机感[1]是包括一切受华夏"文化之根"——儒释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共同担心、忧虑与承担之情结所在。为了能够使给社会与文化带来负能量的儒家文化得到转化与更新,从而给社会与文化带来正能量的释放与推动;给失德的社会与文化带来正面的积极的道德价值的教育与引导,[2]中国基督徒应该勇敢地站起来,虽然深知与其"道不同",但存着敬畏上帝与"知本"[3]的心与其相谋,为儒家学说修为致圣思想把脉,分析其利弊得失,正如神学家余达心牧师呐喊的那样使之归于真自由、真理。[4]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论语》 修为致圣 基督教 更新转化
  • 简介:我很高兴参加金陵协和神学院举行的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谨代表全国两会表示祝贺和支持!神学是基督教对自己的信仰所做的理论研究。它从来不是脱离实际的坐而论道,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社会处境中,面对所出现的现实情况、问题、思想动态作出的信仰上的回应,在理论上予以阐述。现在全国人民都在讨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神学思想建设 金陵协和神学院 中心内容 主办 社会处境
  • 简介:高峰原妙禅师在杭州天目山驻锡期间,开道场,建寺院,弘传禅法,接引当机,善巧化导,陶贤铸圣,门下人才济济,龙象辈出,僧俗受学者达数万人,甚至还有许多越海通山而来参拜、请益、求法的他方异域之僧伽,致使天目山成为当时全国乃至周边地区弘扬临济禅法的一大中心。他开创的“狮子正宗禅寺”,至今仍被日本临济宗永源寺派奉为祖庭,寻根访祖者,络绎不绝。本文对高峰禅师邃丰裕且富创造性的禅学思想作了提纲契领的阐释,不当之处,祈请十方大德棒喝。

  • 标签: 参禅学道 无心三昧 大信根 大愤志 大疑情
  • 简介:刘子如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南地区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和爱国者,也是一名基督徒。刘子如的社会服务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于他而立之前,践行于而立之后;社会服务的对象从个体到群体,再到民族国家;服务方式既有“物质”,也有“精神”。刘子如的社会服务超越了宗教意义下的慈善活动范畴,形成了他独特的服务民族和国家的思想

  • 标签: 刘子如 社会服务 基督徒 慈善
  • 简介:最后,丁主教的现实主义立场体现在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到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会不可回避的社会定位问题。从政治角度来看,持无神论立场的政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那么持有神论立场的基督教是否有存在空间?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基督教在历史中是否总发挥消极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存在?

  • 标签: 神学思想建设 丁主教 丁光训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子系统 社会学角度
  • 简介:朱长春是活跃在万历年间江南文坛与道教界的士人,其弃仕入道的经历在晚明文人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在考订朱长春生平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其脱离仕途、入道修仙的生命历程,并对其道教思想来源和主要道教活动进行了分析。近年来学界对万历年间文人与净明道、龙沙谶、昙阳子事件、内丹修炼等研究,揭示了晚明文人道教生活的面貌。朱长春道教生活的特殊个案或许可以进一步丰富目前对此一时段文人道教思想和实践多元性的认识。

  • 标签: 朱长春 晚明 弃仕入道 道教实践
  • 简介:福建佛学院是1983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一所地方中级佛学院。从开办迄今,来院就读的青年僧、尼共1250人。今年春季在校的是第九届大专班和初、中级佛学培训班,三年制,僧130人,尼80人,共210人。福建佛学院自开办以来,就在福建省民族宗教厅的领导下,重视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切实落实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有关通知要求,

  • 标签: 佛学院 工作回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福建省人民政府 展望 高校德育工作
  • 简介:6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三晋文化研究会主办,太原蒙山大佛风景管理中心、三晋都市报、晋祠宾馆、三晋国际饭店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协会、日本同朋大学协办的"首届蒙山文化艺术与净土思想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 标签: 思想研讨会 文化艺术 国际饭店 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宗教学会 书画协会
  • 简介:新时期中国天主教的神学思想建设,在时间概念来讲,主要是指1978年至今的这一段时间。因为自1978年以后。中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段被人们称为“十年浩劫”的日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各个领域的工作都进行了拨乱反正,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正确指引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得到了恢复。中国天主教的各项工作也是从1978年以后才逐渐开始恢复的。

  • 标签: 神学思想建设 中国天主教 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978年
  • 简介:从禅学思想上看,石头希迁进一步发展了六祖惠能直指人心、当下解脱的顿教禅法,更注意从心与物、理与事的关系中去强调人的地位和人的当下解脱,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直面现实的人生而又超然世表。曹洞宗以五位君臣、偏正回互来说理事关系,并归结到无心解脱,进一步阐发了石头希迁的思想,弘扬了石头的宗风。

  • 标签: 石头希迁 曹洞宗 禅法思想特点
  • 简介:《起信论》与唯识宗本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太虚则用唯识宗的思想来解释《起信论》,认为二者可以会通。他对《起信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唯识化的解释,并依此筒别法藏等华严宗人对《起信论》的理解,批驳唯识宗学者对《起信论》的非难。他其实是以唯识思想来统摄《起信论》,确立了《起信论》在法相唯识学中的地位。

  • 标签: 太虚法师 《起信论唯识释》 起信论 唯识学 佛教 唯识宗
  • 简介:在华严学与华严宗的思想史上,教外华严学者李通玄首次在华严哲学的范畴内使用了“一真法界”的概念。“一真法界”的概念在汉传论典中本出自唯识学,李通玄在注解《华严经》的过程中,逐步赋予其华严哲学的内涵。而“一真法界”思想在澄观等人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下,成为了华严宗的核心思想之一,最终与心真如相结合,由宗密发展成为“一心四法界”说。李通玄的“一真法界”思想,成为法藏之后华严哲学的又一个基础性理论,此思想与“理事无碍”的缘起观紧密相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地影响。

  • 标签: 李通玄 一真法界 根本智 理事无碍
  • 简介:塔里克·拉马丹(TariqRamadan)是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穆斯林思想家之一,也是伊斯兰现代主义改革家的重要代表。他是一名欧洲的伊斯兰教学者和活动家,作为英国政府与欧盟顾问、牛津大学教授,他研究伊斯兰、介绍伊斯兰,并呼吁穆斯林保持传统记忆的同时回应变化中的现实,灵活解释和运用伊斯兰的思想资源。

  • 标签: 伊斯兰现代主义 意义 借鉴 英国政府 大学教授 思想资源
  • 简介:“传法不传座”是近代高僧恢虚在总结自己多年僧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僧伽管理思想。发掘这笔精神遗产,对于步入21世纪的中国佛教界如何抓好人才建设和教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

  • 标签: 管理思想 僧伽 实践 管理经验 精神遗产 人才建设
  • 简介:2007年11月6日,我应邀参加“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赵朴老总揽全局、开拓创新的卓越品格》的发言,这是从赵朴老如何观察、认识和领导中国佛教的角度来讲的。当时我就想,赵朴老还有丰富的宗教思想,值得我们总结。这次,我想借参加“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10周年座谈会”的机会,总结一下赵朴老的宗教思想,以期更好的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宗教思想 诞辰100周年 学术座谈会 2007年 总揽全局 中国佛教
  • 简介:晚明以降,国运日衰,'世界坏极,人心坏极',引起了时人深深的忧虑。至于明清易代,在一般性的叙述中,'天崩地解'、'宇宙剥落'等词语更是常见的表达。但是,在这一时代洪流中,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激昂的声音,这就是以觉浪道盛为代表的'反乾坤为再造'的自觉主张。通过研究可知,觉浪道盛对天地这一维度有着自觉而充分的关注,并进行了积极调整,不仅有着'为天下造新命'的现实关怀,还秉持'佛圣英雄'的人格理想,以'盘今'自任,在实践路径上自觉指向'天下人共成之天下'的精神维度,体现了强烈的共生精神。可见,在时代变迁中,佛教不再是一个消极的社会存在或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到时代洪流,甚至成为文化整合中最为积极的力量。

  • 标签: 觉浪道盛 天地 “逃禅” 为天下造新命
  • 简介:本文尝试挖掘沈主教基督论中的道成肉身思想,分析他如何把道成肉身的福音教义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如何将道成肉身的生命历程转化为神学思考,呈现信仰中基督鲜活生动的一面,以表达基督徒对基督活在我们生活中、活在我们社会中、活在我们宇宙中的经验,使我们更深地进入圣经的启示,体认到基督是我们创始成终的主。

  • 标签: 基督论 道成肉身
  • 简介:吉藏以及三论宗人以中观学派在中国的继承者自命,而大乘中观学派的产生则受到《般若经》的直接影响。“无得正观”的思想正是自《般若经》而中观学派,自中观学派而三论宗,一脉相传的基本精神。

  • 标签: 吉藏 般若 无得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