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正在或将会遇到诸多制约军事安全问题,建立科学、统一、高效安全体制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作者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军事安全体制变革过程和内部作用机制差异以及在军事安全决策体制、军事安全执行体制和军事安全监督反馈体制方面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美国是当今安全体制比较完善、作战效能最高国家,美国安全体制变革与其实力和对外战略变化有关,更强调均衡性和实效性,体现在国家安全战略周详、咨询机构完善、情报系统发达、军队建设协调发展、作战指挥灵敏高效,监督反馈制度相对健全。中国安全体制变革则与国内政治发展相关,领导体制变化直接导致军事体制变化,均衡性和实战性不强,体现在缺乏完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能够直接参与决策智库机构数量较少、情报机构缺乏统一领导、陆军规模过大、海空军发展不足、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不健全、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未来中国可在上述方面的改革中借鉴美国经验。

  • 标签: 军事安全 决策体制 执行体制 监督体制 中美安全体制比较
  • 简介:当今世界备受关注问题莫过于安全形势。没有安全环境就谈不上经济建设,谈不上和平发展,谈不上人民安居乐业,这对于任何国家皆无例外。本文拟简要地加以探讨问题是:当今世界算不算安全?世界安全威胁来自何处?如何应对这些威胁?

  • 标签: 安全形势 例外 人民 威胁 国家 安全环境
  • 简介:国际形势从80年代中期起,发生了二次大战结束后40余年来最大变化。以两大集团对峙为基础欧洲格局,随着美苏两超关系缓和,特别是随着近一年来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走向上质变,开始迅速分解,欧洲新格局已初见端倪。旧意义上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分野、以军事联盟为核心、以东西欧相抗为表现形式冷战,实际上已经结束,欧洲正出现战后规模最大分化和改组。作为两极世界中重要性仅次于欧洲亚太地区,

  • 标签: 形势分析 正出现 亚太经济 东盟国家 战略重点 军事存在
  • 简介:2013年12月,安倍内阁出台日本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作为日本防卫政策和外交政策指导性文件,该“安保战略”全面规划了今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该文件提出了日本国家安全保障理念和目标,详尽分析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和日本面临新安保环境,确定日本国家安全保障课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日本应对新安保环境政策和措施。“安保战略”最终目标是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但存在再调整可能性。

  • 标签: 日本 安倍内阁 《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安保战略
  • 简介:中美《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是两国间第一个军事领域信任措施协定.两国建立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有助于双方海空力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误解或错误判断,从而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本文拟分析中美海上军事安全协定签署背景及主要条款,介绍四年来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运行情况,并探讨该磋商机制意义和前景.

  • 标签: 军事安全 两国关系 主要条款 中美 机制 协定
  • 简介: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在威胁评估、美国领导权、联盟体系等方面延续了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安全战略思想,但在大国态势、国际制度、武力使用等方面做出了一定反思。该报告最显著变化在于,美国把自身重新置于国际社会和国际机制中来考虑其安全利益。美国安全反思具有积极意义,但能否导向有效全球集体安全,取决于美国能否正确运用固有权力,以及能否容纳多元价值观等因素。

  • 标签: 奥巴马政府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大国关系 国际体系
  • 简介:安全与保卫》半月刊是目前国内唯一安全与保卫方面的专业资料性刊物,已创刊8年,现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发行。该刊集国外及台港报刊、图书资料之精华,已辟有情报与反间谍、国际恐怖主义、渗透与颠覆、保密与泄密、立法与司法、安全警卫、技侦手段、人员培训、黑社会与帮派、人物介绍、世界警察等14个栏目,具有资料系统、内容翔实、信息量大,反映及时等特点,有助于广大从事国

  • 标签: 保卫半月刊 安全保卫 推荐安全
  • 简介: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因大国关系改善而趋于缓和,但仍面临着恐怖主义活动、印巴冲突、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等潜在和现实安全隐患.美中俄及亚太地区各国加强安全领域内协商与合作,以确保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

  • 标签: 2002年 反恐怖主义 核安全问题 亚太地区 安全形势
  • 简介:本文论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开发既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安全,但又会引发利益冲突,这一问题安全化”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安全化”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以达成妥协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安全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安全化”,在横向关系上,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彼此间展开利益讨价还价而逐渐达成妥协与合作;在纵向关系上,社会群体和个人权益得到国家关注。但本文也同时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开发争端最终走向“去安全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过程,它与“安全化”过程构成一个问题两个方面。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安全化
  • 简介:气候变化影响超越它本身所带来直接环境后果,对美国国家安全提出新挑战。美国官方对这一问题认知从形成到发展,大体经历了酝酿、萌芽和完善阶段。促成美国对该问题战略认知与政策实践原因复杂,涉及国际社会政治议程、美国国内科学议程以及国会影响等因素。当前,美国安全体系不仅正视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产生威胁,而且已经开始制定战略性方针不断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该体系战略规划和日常实践。在国际层面,美国已经开始谋求与其他国家就气候变化影响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问题达成共识甚至采取行动。本质上,这是美国在全球气候谈判博弈中增加筹码一个重要抓手,希望以此来影响和主导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行动。预计未来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安全后果政策走势趋强,将对美国气候政策、对外关系乃至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将给中国特别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关系带来挑战。

  • 标签: 气候变化 国家安全 非传统安全 美国气候政策
  • 简介:中国-东盟关系经历25年正式交往,建立了紧密经济联系,取得巨大经贸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尚未实现战略诉求。近年来随着双方实力差距不断加大和受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争端干扰,中国-东盟关系在高端政治领域发展滞缓,东盟对中国安全疑虑不断增强。本文以包容理论分析中国-东盟关系中东盟“经济上依靠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二元关系格局形成原因,依据国际关系中既有权力对崛起权力一般包容规律解释中国为何在经济领域获得东盟积极包容.在安全领域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包容进展。以包容理论中物理能力、身份认知、目标行为体内部决策机制维度解释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包容原因和双方历史纠纷、地缘基础、南海争端等变量对安全包容负面影响,认为中国因改革开放后准确把握时机、审慎推动合作低姿态获得东盟在经济领域包容与信任,但随实力增长而趋于激进行为使东盟加深中国进攻性意象认知,加之域外国家介入、亚太地缘政治风险,要求中国应在追求大国权力地位全包容进程中继续坚持战略审慎心态与行为。

  • 标签: 中国-东盟关系 有限包容 身份认知 安全担忧
  • 简介:美国“重返亚太”政策和印度“东向政策”现阶段以协调为主。美方援引印度势力为其所用,高度肯定印度积极角色,积极鼓励印度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美印防务合作,推动建设中东亚多边机制包容印度,鼓励印度在缅甸、斯里兰卡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作用。这种互动地缘政治影响极为深远,将促使印度更大胆地东进亚太并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化进程。但美印分歧仍极为突出,印度极力维护其战略自主性,双方在地区战略重心上存在明显分歧,从而决定了两国战略难以合流。

  • 标签: 东向政策 重返亚太 亚太安全格局
  • 简介:在非洲和平进程中,妇女成为实现和平非暴力力量,女性在建设和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自身安全。梳理布隆迪和利比里亚两国内战对妇女影响、妇女在结束内战过程中作用以及战后重建中妇女角色与面临挑战,可以发现,布隆迪和利比里亚妇女既是两国内战主要受害者,也是当地实现和平与建设和平决定性力量:布隆迪妇女发展存在“社会性别主流化已成为现实”和“社会性别不平等”之间巨大差距;利比里亚则仍然处于由战争到和平过渡期,精英女性参与决策与妇女低代表性并存;发展问题是两国和两国妇女发展面临首要问题,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发展主流至关重要。

  • 标签: 妇女安全 建设和平 布隆迪 利比里亚 社会性别主流化
  • 简介:普遍认为,不论印度哪个政党或政治联盟执政,都会以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为基本国策,以印度传统哲学“中庸之道”为基础制定内外政策。但值得注意是,在90年代印度多党政治中,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BJP)作为全国性两大政治力量出现,而地位处于上升态势印度...

  • 标签: 印度人民党 外交政策 印度教徒 巴基斯坦 安全政策 克什米尔问题
  • 简介:后冷战时期,世界政治进入一个复合相互依赖时代。冷战时期国家间冲突更多地演变为非国家行为体矛盾、摩擦、冲突、国际危机、战争,这些冲突带来国际影响和对人安全造成危害成为国际社会关注要点,寻求解决全球冲突合作方式也是人类愿景。

  • 标签: 人的安全 学术研讨会 冲突 非国家行为体 “走出去”战略 后冷战时期
  • 简介:在过去10年里,尽管东亚地区是互联网发展速度最为瞩目的地区之一,但面临网络安全风险也日趋高涨。在地区框架下探讨网络安全合作有着现实紧迫性和可行性。东亚各国围绕网络安全展开交流对话显著增多,并在具体技术层面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展开了有限合作,这些交流与合作构成了东亚地区网络安全机制基本架构。但现有的合作机制也面临合作层次较低、机制碎片化严重等显著缺陷。

  • 标签: 东亚地区 网络安全 国际机制 国际合作
  • 简介:2013年6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时任驻联合国大使苏珊·伊丽莎白·赖斯(SusanElizebethRice)出任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接替7月离任托马斯·多尼隆。上任半年多来,作为总统亲信、密友和首席外交智囊,赖斯已成为奥巴马外交和安全团队核心人物,堪称当前美国“最有权力女人”。

  • 标签: 国家安全顾问 美国总统 赖斯 苏珊 伊丽莎白 奥巴马
  • 简介:东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日本刻意渲染东亚威胁特别是“中国威胁”,迎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安保政策进行战后以来大幅调整。主要内容包括重构国家安保顶层设计;调整防卫理念,增强自主防卫力量;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步步解禁集体自卫权,颠覆战后专守防卫政策;调整对外安保关系,加强日关安保同盟,构筑地区多层安保框架等。日本安保政策调整具有深远影响。首先,在重塑与加强自身防卫同时,打造出战后以来日本最具危险性政军体制,使日本成为东亚安全中突出不稳定因素。其次,不利于中日安全互信建立,复杂和恶化了中日关系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使东亚本就存在安全困境更为恶化。最后,使日美同盟从防御/威慑内向型同盟转变为威慑/进攻外向型同盟。日本防卫政策调整在加强美国对东亚安全事务干涉与掌控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日本自主性与主导性,日本不正常“国家正常化”又前进了一步,最终将破坏日美同盟及美国东亚安全战略。

  • 标签: 东亚安全 日本安保政策 国家正常化
  • 简介:印度东北地区分离主义和其他暴力活动十分严重,是印度政府最为关切国内安全问题热点之一。本文试图对东北地区安全问题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特点及暴力和恐怖主义活动产生复杂背景;梳理印度政府所采取对策与措施,分析其难以取得决定性成果原因,从而对该地区安全形势进行展望。据此,本文认为在短期内该地区各种暴力活动不可能得到根本遏制,将继续对印度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 标签: 国内安全 分离主义 恐怖主义
  • 简介:微区域是全球化、新区域主义与跨境联系综合作用产物,建构了以次国家层次为基本单元、以跨境联系为基础区域互动新层次.本文通过剖解区域层次构成,厘清了微区域与区域、次区域等关系,并将微区域主义区分为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合作两大维度.指出,当前重跨境经济合作、轻跨境安全合作现状会致使经济合作面临安全风险及其所引发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会导致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负相关.东盟“增长三角”案例分析揭示了区域自主与国家安全是“增长三角”产生安全诱因;综合安全与伙伴关系是“增长三角”发展主要安全推力;而开放治理与“搭便车”可能成为“增长三角”深化潜在安全阻力.

  • 标签: 微区域主义 次区域主义 增长三角 跨境安全 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