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良性前列增生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入选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健康行为总均分为(58.46±12.04)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均分为(48.81±7.45)分,生活质量总均分为(98.41±15.43)分;老年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健康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P<0.01);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不仅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健康行为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间接影响。

  • 标签: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 健康行为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制中药封包联合体外电热疗机治疗Ⅲ型前列炎的效果。方法Ⅲ型前列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20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自制中药封包联合体外电热疗机治疗,对照组应用体外电热疗机治疗。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或不适(0.71±0.32)分、排尿(4.12±1.32)分、生活质量(4.12±1.64)分、NIH-CPSI总分(14.54±1.3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6.52±1.64)分、抑郁(6.33±1.12)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Ⅲ型前列炎采用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自制中药封包 体外电热疗机 治疗 Ⅲ型前列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色棕片联合非那雄胺在前列电切术后血尿控制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13例经尿道前列电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1个月内的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分为未服药组(309例)、非那雄胺组(288例)、肾上腺色胺片组(294例)和联合药物组(322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血尿转阴时间及因血尿再次住院、输血和再次手术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术前前列体积、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服药组相比,三组服药患者因血尿再次入院率、术后再入院输血率、再次手术止血率、血尿转阴时间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联合肾上腺色棕片治疗前列电切术后血尿的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肾上腺色棕片 非那雄胺 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元贝合剂对前列增生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尿流率的影响,评价元贝合剂辅助治疗前列增生的疗效,分析其起效机制。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医院泌尿科收治的前列增生患者92例入组,均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爱普列特,5 mg每次,1日2次,持续4周。观察组联合元贝合剂,1日1剂,持续4周。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尿转化生长因子α及尿流率、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尿转化生长因子α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后,观察组尿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尿流率(Qmax、Qave)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IPSS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贝合剂治疗前列增生疗效肯定,可以降低尿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提升尿流率、缓解患者病情。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中成药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肛门路径修补根治性前列切除术后膀胱直肠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采用经肛门路径修补根治性前列切除术后膀胱直肠瘘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2.5(61~76)岁,瘘口皆位于吻合口附近,平均直径19(3~40)mm;24例瘘口为1个,8例瘘口≥2个。32例修补术前均行膀胱造瘘及结肠造口术。修补手术采用折刀体位,经肛门以电切镜切除瘘管,并分离膀胱、直肠壁后行瘘口修补术。术后予解痉、抗感染处理,保留膀胱造瘘管。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造影及膀胱镜,修补成功者拔除膀胱造瘘管。以气粪尿消失且肛门无漏液,同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瘘口为修补成功标准。结果32例共行39次修补术,手术时间平均67(55~125)min。第1次修补术后中位随访22(6~30)个月。修补成功31例(96.8%),其中1次修补成功25例,重复修补成功6例(其中2次手术修补成功5例,3次手术修补成功1例,所有重复修补均为经肛门路径);修补失败1例,因患者术前曾接受盆腔外放射治疗,修补失败后膀胱镜检查见瘘口大、周围组织僵硬,遂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膀胱切除术,患者最终尿粪改道生存。结论采用改良经肛门路径修补根治性前列切除术后膀胱直肠瘘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手术;其疗效确切,成功率高,较适合于低位、瘘口较小、未经放疗的患者。

  • 标签: 膀胱直肠瘘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经肛门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0层CT动态容积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对前列增生(BPH)继发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CT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扫描的男性患者资料,经临床诊断为BPH继发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患者60例,临床检查无膀胱出口梗阻的34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数据导入minics生成三维图像,选取排尿期间尿道体积及截面最大一组图像进行测量。数据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前列后叶厚度及尿道长度的改变是诊断前列增生导致梗阻的独立、有效指标。ROC曲线分析提示前列后叶厚度、尿道长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4、0.961,诊断前列增生导致梗阻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3.1%,特异性分别为86.7%,93.3%。结论640层CT动态容积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可以获得BPH患者在排尿过程中膀胱及后尿道全程影像数据,具有无创、清晰及可以任意方位重组观察等优点,能量化及直观判断BPH导致BOO引起的后尿道的形态改变。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 后尿道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肝脏是具有再生能力的器官,对于机体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在病理情况下,例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再生能力的受损会导致患者肝功能不足甚至肝衰竭,促进肝脏的再生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前列素E2是一种有生理活性的激素样信使,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现针对前列素E2的代谢和转运途径及其在肝脏组织再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提出前列素E2是参与肝再生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具有潜在治疗肝损伤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前列腺素E2 肝再生 代谢途径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于前列的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月和9月收治的前列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对其病理学资料、临床处理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41岁和32岁,临床表现为下尿路梗阻及排尿不畅症状,影像学提示前列巨大占位。前列穿刺活检组织学2例肿瘤均表现为小蓝圆细胞形态,浸润性生长,肿瘤背景中夹杂少量小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肿瘤细胞SALL4、OCT3/4、CD117和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标记均为阳性,而前列特异性抗原(PSA)、雄激素受体(AR)和突触素均阴性。此外,例1呈现特征性的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核旁点状阳性模式,可能误诊为上皮来源。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未查见其他器官肿瘤,综合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诊断为前列原发性精原细胞瘤,随后共进行了6个周期的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和顺铂联合化疗,例1随访获得了完全缓解;例2随访肿瘤复发进展且伴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升高,后续根治标本最终诊断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结论前列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罕见,病理学上可表现为小蓝圆细胞形态学特征,合并免疫组织化学CKpan核旁点状阳性染色模式可能成为诊断陷阱。前列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处理策略需结合病理诊断及肿瘤标志物综合评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生殖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 简介:摘要前列癌是西方国家男性中最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而亚洲地区前列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近年由于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意识提高和医学技术进步等,亚洲地区前列癌发病率正快速增长;但也因为亚洲各国经济、社会、人文、医学等各方面发展的层次不齐,给前列癌的标准化诊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将立足亚洲人群,结合亚洲各国特色,从中国前列癌诊疗的发展出发,探讨未来亚洲前列癌诊疗的方向。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诊断 治疗 发展
  • 简介:摘要前列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目前治疗重点是识别与治疗预后不良的高危肿瘤,减少对惰性、低风险肿瘤的过度治疗。近年来,影像学在前列癌的探查、分期、治疗后评估和复发检测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在不同的临床场景中,包括传统与功能检测在内的多种成像方式各有其优势与限制。该文概述目前应用于前列癌的影像学检测方法,从初期诊断到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癌,详细介绍了不同影像方法在上述临床场景中的应用价值。除了既定的影像学检查适应证,该文还强调了现行影像学检查的一些未来潜在应用。

  • 标签: PET/MR Fluciclovine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诊疗一体化 全身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前列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不同体积良性前列增生(BPH)患者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29例BPH患者,其中147例行HoLEP治疗(HoLEP组),182例行PVP治疗(PVP组)。根据前列体积大小将两组患者再各分为两个亚组(小体积组:前列体积<80 mL;大体积组:前列体积≥80 mL)。分别比较HoLEP组与PVP组及相对应亚组间的基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指标。结果HoLEP大体积组患者的切除标本质量、组织剜除(切除)率高于PVP大体积组患者(P<0.05),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PVP大体积组患者(P<0.05)。HoLEP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PVP组(17.0% vs. 6.6%,P<0.05),两组的输血率(0.7% vs. 1.1%)、尿道狭窄率(0.7% vs. 1.1%)、膀胱颈挛缩率(0.7% vs. 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术后随访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排尿量、排尿时间、残余尿(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体积HoLEP组的术后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大于PVP组;大体积HoLEP组患者的术后1、3、6个月的IPSS评分明显低于大体积PVP组患者;大体积HoLEP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QOL评分明显低于大体积PVP组;术后1、3、6个月随访,各组患者的IPSS及QO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对各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随访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绝大部分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HoLEP和PVP治疗各种体积大小的前列增生均安全有效,HoLEP治疗大体积前列增生,组织剜除更彻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切除术 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180 W XPS绿激光"五步法"经尿道前列汽化术(PVP)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增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采用180 W XPS绿激光"五步法"PVP治疗的240例大体积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18±7.71)岁,其中年龄≥70岁者129例;体质指数(24.91±2.98)kg/m2,术前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23(20,26)分,生活质量评分(QOL)5(4,5)分,前列体积98.29(86.49,116.32)ml,最大尿流率(Qmax)6(4,8)ml/s,残余尿量120(30,200)ml。240例均行180W XPS"五步法"PVP:按顺序汽化左侧叶1~2点、右侧叶10~11点,建立工作通道;由腹侧至背侧分别逐层斜行汽化左侧叶与右侧叶;分别汽化5、7点前列组织,建立"中叶旁沟"工作通道;侧向汽化前列中叶;汽化修整两侧叶及前列尖部。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并评估患者术后12个月IPSS、QOL、Qmax、残余尿量变化。结果2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9(59,85)min,激光手术时间52(46,62)min。术中包膜穿孔3例(1.25%),均出现在创面修整阶段;联合经尿道前列切除术止血9例(3.75%),无围手术期输血病例。术后22例(9.17%)行膀胱冲洗6~24 h;术后尿管留置时间3(3,4)d,术后住院时间4(3,5)d。术后26例(10.83%)出现尿失禁,其中急迫性尿失禁22例,压力性尿失禁4例,无真性尿失禁。术后2周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控尿。术后无严重血尿、严重膀胱刺激征患者;术后12个月IPSS 5(4,7)分,QOL 1(1,2)分,Qmax 18(15,20)ml/s,残余尿量10(0,30)ml,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无二次手术患者。结论180W XPS绿激光"五步法"PVP治疗大体积前列增生,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显著,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大体积 绿激光汽化术 五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图迈腔镜机器人用于根治性前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Ⅲ期随机对照研究。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前列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病理诊断为前列癌,临床分期≤T2N0M0期。排除标准:需行急诊手术者;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且不能耐受手术;近3个月内参与过其他研究性药物或器械临床试验。试验组采用图迈腔镜机器人手术,对照组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两组均行经腹腔入路根治性前列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PSA和尿控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例,其中试验组22例,对照组22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67.7±7.5)岁与(66.4±6.3)岁]、确诊时PSA[10.5(7.7,23.7)ng/ml与13.5(8.9,24.7)ng/ml]、穿刺Gleason评分[6/7/8/9分:3/15/1/3例与1/13/5/3例]、危险度分层[中/高危:11/11例与8/14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无Clavien-Dindo ≥Ⅲ级并发症发生。试验组与对照组估计出血量[(109.1±51.6)ml与(94.5±51.6)ml]、输血率[9.1%(2/22)与4.5%(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手术时间[64.5(130.5,214.3)min与88.0(65.3,1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切缘阳性率[13.6%(3/22)与36.4%(8/22)]、病理分期[pT2/pT3a/pT3b期:14/3/5例与8/9/5例]、术后1个月尿控恢复率[22.7%(5/22)与22.7%(5/22)]和PSA[0.055(0.021,0.103)ng/ml与0.032(0.010,0.089)ng/m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迈腔镜机器人应用于根治性前列切除术,短期随访结果示患者肿瘤控制及尿控恢复良好,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与达芬奇机器人无显著差异,长期影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机器人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神经节在前列炎导致排尿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前列炎模型组(n=10)、对照组(n=12)。通过前列内注射1%无菌角叉菜胶溶液建立大鼠的前列炎模型,检测前列炎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利多卡因阻滞盆神经节后检测前列炎模型大鼠的尿动力学参数。采用膀胱壁内注射荧光金(FG)前列内注射快蓝(FB)行逆行神经追踪双标技术检测盆神经节内是否存在同时支配膀胱和前列的神经元。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盆神经节切片内科观察到FG-FB双标神经元,证实盆神经节内存在同时支配膀胱和前列的神经元。大鼠的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前列炎组阻滞前膀胱容量(1.01±0.03) ml大于正常组膀胱容量(1.00±0.02) ml及前列炎组阻滞后膀胱容量(1.00±0.02)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8,P>0.05),前列炎组阻滞后大鼠排尿频率(12.6±0.13)次/小时低于前列炎组阻滞前大鼠排尿频率(24.55±2.14)次/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622,P<0.05)。前列炎组阻滞后大鼠不稳定收缩次数(1.5±0.5)次/小时少于前列炎组阻滞前大鼠不稳定收缩次数(22.3±2.6)次/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175,P<0.05)。结论前列内注射无菌角叉菜胶溶液可成功建立前列炎大鼠模型。盆神经节内存在同时支配膀胱和前列的神经元,盆神经节在前列炎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炎 盆神经节 排尿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ood技术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切除术(RARP)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4例采用Hood技术行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7.8(57~76)岁,体质指数平均25.17(18.31~32.54)kg/m2,术前总前列特异性抗原平均18.36(4.21~67.57)ng/ml。所有患者术前穿刺均明确诊断,Gleason评分平均7.3(6~8)分。术前临床分期T1c期1例,T2a期5例,T2b期4例,T2c期14例。所有患者均行RARP,术中采用Hood技术,其特点为经前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手术操作层面紧贴膀胱前壁,耻骨后骨盆结构及前列外膜轮廓均不显露。分析患者手术结果、术后病理及随访情况。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机械臂操作时间)平均84.5(63~110)min,出血量平均75.3(20~180)ml。术后19例留置引流管,平均留置3.7(3~5)d,5例未留置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1(4~11)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平均7.3(6~9)d。23例拔除尿管后即刻实现尿控,1例术后2周实现尿控。术后病理:pT2a期4例,pT2b期6例,pT2c期14例;Gleason评分平均7.9(6~9)分。无切缘阳性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因手术并发症再次入院病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肿瘤复发。结论RARP术中应用Hood技术,可简化Retzius间隙保留步骤,手术切缘阳性率低,术后即刻尿控效果好。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手术 Hood技术 即刻尿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即T2加权像(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对外周带慢性前列炎(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前列Mp-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外周带CP及38例外周带前列癌(PCa)患者Mp-MRI资料。CP组年龄(64.3±7.8)岁,PCa组年龄(73.7±8.5)岁。按病理结果及Mp-MRI上前列外周带病变范围,将所有入选病例再分为弥漫性慢性前列炎(CP1)、局灶性慢性前列炎(CP2)、弥漫性前列癌(PCa1)、局灶性前列癌(PCa2)4个亚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外周带正常组织、CP、PCa及CP、PCa各亚组间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P、PCa及其各亚组间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C值诊断外周带CP的诊断效能并确定最佳阈值。计算Mp-MRI(T2WI+DWI-ADC+DCE)诊断C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23例外周带CP中CP1亚组16例、CP2亚组7例,38例外周带PCa中PCa1亚组21例、PCa2亚组17例。外周带CP、PCa、正常组织间ADC值[(1.15±0.23)×10-3 mm2/s、(0.85±0.28)×10-3 mm2/s、(1.54±0.19)×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7,P<0.01);CP1、CP2、PCa1、PCa2亚组间ADC值[(1.17±0.11)×10-3 mm2/s、(1.10±0.18)×10-3 mm2/s、(0.81±0.17)×10-3 mm2/s、(0.89±0.21)×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6,P<0.01);CP与PCa组ADC值[(1.15±0.23)×10-3 mm2/s比(0.85±0.28)×10-3 mm2/s]、CP1与PCa1亚组ADC值[(1.17±0.11)×10-3 mm2/s比(0.81±0.17)×10-3 mm2/s]、CP2与PCa2亚组ADC值[(1.10±0.18)×10-3 mm2/s比(0.89±0.21)×10-3 mm2/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7.48、2.31,均P<0.05);CP1与CP2、PCa1与PCa2亚组间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1.30,均P>0.05)。以ADC值>1.02×10-3 mm2/s为诊断CP标准,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89.47%,准确度为88.52%。DCE SI-T曲线类型在CP组和PCa组、CP1亚组和PCa1亚组、CP2亚组和PCa2亚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手术病理对照,Mp-MRI(T2WI+DWI-ADC+DCE)诊断外周带CP的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92.11%、准确度为91.80%。结论Mp-MRI对外周带CP的诊断效能较高,能较准确区分CP和PCa,可作为无创性诊断外周带CP的一种重要方法。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定量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经尿道前列切除术(TURP)后发生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TURP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纸条方式将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不做特殊处理,B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法,C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结合盆底肌锻炼法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不同节点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与最小漏尿点腹压)、临床治疗效果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前的ICI-Q-SF、MUN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的ICI-Q-SF评分均下降,MUNSH评分均升高(均P<0.001);C组的ICI-Q-SF评分低于A组与B组,B组低于A组(均P<0.001);C组的MUNSH评分高于A组与B组,B组高于A组(均P<0.001)。治疗后,C组的最大尿流率低于A与B组,残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与最小漏尿点腹压均高于A与B组(均P<0.05);B组的最大尿流率低于A组,残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与最小漏尿点腹压均高于A组(均P<0.05)。C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与B组,B组高于A组(均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TURP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患者幸福感,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补中益气汤 盆底肌锻炼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联合检测对良恶性前列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良恶性前列病变患者,将其中83例前列癌(PCa)患者设为PCa组,85例良性前列病变患者[良性前列增生(BPH)患者40例、前列上皮内瘤(PIN)患者45例]设为BPH+PIN组。检测两组前列病变组织的COX-2、Ki-67表达水平;分析前列组织中的COX-2、Ki-67表达水平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前列病变组织COX-2、Ki-67 mRNA表达水平对PCa的诊断和鉴别价值。结果PCa组患者的前列组织中COX-2、Ki-67 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率水平均高于BPH+PIN组(均P<0.001);PCa组患者的前列组织中COX-2、Ki-67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年龄、组织类型无相关性(均P>0.05);前列病变组织的COX-2、Ki-67 mRNA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0.868,灵敏度分别为83.13%、78.31%,特异度分别为91.76%、92.94%;两者联合鉴别PCa的灵敏度(95.18%)高于两项单独检测,而特异度(90.59%)低于两项单独检测。结论前列病变组织中的COX-2联合Ki-67对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且具有较高准确度,有助于临床鉴别良恶性前列病变。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疾病 环氧化酶-2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度护理在老年前列增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的51例老年前列增生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行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的47例老年前列增生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度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前列症状评分(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Qmax)和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度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前列增生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赋能理论 多维度护理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