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应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和Tubridge)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例(25个动脉瘤)患者。对手术过程、围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的闭塞情况。结果25例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共使用26枚血流导向装置,其中16例使用Pipeline 16枚,9例使用Tubridge 10枚;血流导向装置结合弹簧圈2例;单纯置入1枚血流导向装置24例,置入2枚血流导向装置1例。术后所有血流导向装置均完全覆盖病变且贴壁良好,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瘤腔内对比剂均滞留。25例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3~39个月),其中mRS 0分19例,1分6例;1例术后8个月尾状核出血破入脑室,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中19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3~29个月),OKM分级D级11例,C级2例,B级6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但长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应用PED治疗的58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未破裂者50例,破裂者8例。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的闭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5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8例(13.8%)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术后分别于4~9(5.8±1.1)个月、10~18(12.8±2.1)个月及24~52(33.9±8.3)个月行短、中及长期随访。3个时期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分别为87.7%(50/57)、98.2%(55/56)及100.0%(47/47),临床预后良好(mRS 0~2分)率分别为96.6%(56/58)、98.2%(55/56)及97.9%(46/47)。58例患者中,术后13例(22.4%)发生并发症,2例(3.4%)死亡。其中出血性并发症2例(3.4%),脑积水1例(1.7%),无症状性分支血管闭塞4例(6.9%),视力下降2例( 1例永久性失明),穿刺点血肿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8例破裂动脉瘤患者,短、中及长期随访动脉瘤的完全闭塞比例分别为5/7、6/6及5/5;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血性并发症2例、梗阻性脑积水1例、视力下降1例,4例中死亡2例。结论PED治疗颅内前循环复杂动脉瘤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中、长期随访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破裂动脉瘤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需慎重选择行PED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自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采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10例,其中采用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治疗62例,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组与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11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血流导向装置,技术成功率100%。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组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愈合率(16.7%)高于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组、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84% vs. 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患者随访时间(6.72±3.80)个月,随访时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为0分;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组患者mRS评分1分、2分各一例,mRS评分0分60例;2组患者mRS评分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组动脉瘤最终完全愈合率(83.3%)高于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愈合率和安全性。选择性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栓塞能够更有效促进动脉瘤的早期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起搏电学参数(阈值、R波振幅、阻抗)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入选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76.2±6.0)岁,其中9例患者为囊袋感染,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所有患者均完整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并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美国美敦力公司),植入部位均为右心室中位间隔部。平均手术时间(65.0±24.8)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9.6±2.3)min,平均X线曝光量(212.6±96.4)mGy。植入时起搏电学参数:阈值(0.5±0.2)V/0.24 ms、R波振幅(9.0±2.2)mV、阻抗(687.0±120.9)Ω。围术期未出现心脏穿孔、心脏压塞、血管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器械移位、装置感染、胸痛、血胸等不良事件。结论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是安全、可行的,无导线起搏器将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在成人急诊科危重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双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加寸带固定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98例作为试验组,采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双固定"法。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移位程度、口腔清洁程度、面部皮肤过敏及损伤情况、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气管移位率为轻度11.2%(11/98),中度5.1%(5/98),对照组为轻度24.2%(15/62),中度14.5%(9/62),重度6.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021,P<0.01);面部皮肤过敏及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1%(6/98),0,对照组为24.2%(15/62),11.3%(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4.48,P<0.01)。试验组舒适度评分为(1.05 ± 1.01)分,对照组为(2.10 ± 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920,P<0.01)。结论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双固定"应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其视觉美观,且牢固性、舒适性好,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可冲洗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在预防失禁性皮炎(I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该院EICU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改良可冲洗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皮炎程度、IAD发生率、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肛周皮炎等级0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均护理次数、护理时间及护理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可有效减轻患者皮炎程度、降低IAD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护理次数、护理时间和护理费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参数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置入术前、后的变化,探讨TTE在LVAD置入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置入LVAD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采集并分析LVAD置入前1周及置入后1个月的TTE参数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例置入LVAD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3±8.6)岁。置入LVAD后1个月,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指数[(41.4±12.8)ml/m2比(74.9±30.7)ml/m2,P<0.001]、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152.1±35.3)ml/m2比(205.5±35.7)ml/m2,P<0.001]、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112.5±27.9)ml/m2比(155.1±29.1)ml/m2,P<0.001]、右心房横径指数[(23.7±3.5)mm/m2比(27.2±5.8)mm/m2,P=0.023]、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24.6±2.7)mm比(30.0±4.8)mm,P<0.001]、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11.5±2.9)mm比(14.6±2.8)mm,P=0.007]、肺动脉收缩压[(29.2±4.8)mmHg比(55.1±19.3)mmHg,P<0.001,1 mmHg=0.133 kPa]均较置入前降低。而主动脉窦部内径[(33.8±4.7)mm比(31.6±5.1)mm,P=0.007]、左心室射血分数[(26.3±3.0)%比(23.8±4.4)%,P=0.016]、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31.0±8.6)%比(23.8±5.5)%,P=0.004]均较置入前增加。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程度降低,下腔静脉吸气塌陷率增大(P均<0.05)。NT-proBNP[(1 418.4±812.6)ng/L比(5 097.5±3 940.4)ng/L,P=0.004]及TBil[(12.4±5.4)μmol/L比(27.5±14.0)μmol/L,t=4.284,P=0.001]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TTE显示LVAD置入后左心有效卸负荷,右心功能改善;TTE可在围手术期监测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为临床评估LVAD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管超声评估颈动脉蹼(CW)的结构特征。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经超声检查并经CT血管造影(CTA)证实的CW患者共66例。根据超声对狭窄程度的判定,将患者分为颈动脉<50%狭窄组54例,≥50%狭窄组12例。应用超声测量CW的长度、厚度、与管壁间锐性夹角,记录CW上端的血流方向特征(顺向或逆向血流)、CW与管壁间血栓形成情况,比较2组间CW结构特征的差异,并分析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首次诊断为CW的患者为42例(42/66,63.6%),余24例患者首次检查分别诊断为溃疡斑块21例(21/66,31.8%)和夹层3例(3/66,4.5%)。<50%狭窄组与≥50%狭窄组CW的长度、厚度、方向、周边血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0%狭窄组CW与管壁间夹角显著小于≥50%狭窄组(中位数:39º vs 73º,P=0.002),而<50%狭窄组中夹角≤60º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50%狭窄组(74.1% vs 41.7%,P=0.042)。<50%狭窄组CW处的颈动脉残余内径明显大于≥50%狭窄组,而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低于≥50%狭窄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非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结论超声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模式可评估CW的结构特征,CW与管壁间夹角较大时更易导致局部血管狭窄≥50%,但血管狭窄并非导致CW患者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简介:摘要医疗卫生领域研究中常见的层次结构数据适用的3种统计模型包括混合线性模型(MLM)、广义估计方程(GEE)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在IBM SPSS Statistics中,"混合模型"分析菜单下的"线性"和"广义线性"选项可分别实现MLM和GLMM,"广义线性模型"菜单下的"广义估计方程"可实现GEE。以IBM SPSS Statistics自带数据为例,展示在IBM SPSS Statistics 20.0中的实现并对主要结果进行解释,IBM SPSS Statistics可以简单地实现MLM、GEE和GLMM,3种方法考虑数据的聚集性并将误差分解到相应的层次水平,可以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结果,有利于广大医学研究者快速掌握并使用。
简介:摘要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RT)是指在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中观察到的位于视网膜外核层的圆形或类圆形、边缘高反射信号而内腔相对低反射信号的异常结构,伴有局部视网膜外界膜中断、卷曲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组织病理学研究认为ORT是光感受器细胞和外层视网膜在病理条件下发生的重构,是外层视网膜严重损伤的表现。ORT可见于多种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终末阶段,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较为常见,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ORT在SD-OCT中的形态与视网膜内积液或囊样水肿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其并不是新生血管活动和再治疗的依据,且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反应不佳,视力预后较差。因此充分认识ORT,对临床开展相关眼底病治疗、判断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对目前有关ORT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及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49-154)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国产首台质子治疗装置配套治疗计划系统(未取得注册证的Raystation10B科研版)建模与初步剂量验证的方法与结果。并通过剂量验证结果分析验证建模精度。方法治疗计划系统(TPS)建模方法主要包括积分深度剂量(integrated depth dose,IDD)曲线的采集与建模、空气中束斑采集与建模、通过扫描点距为2.5 mm、照射野为10 cm × 10 cm的方野来进行绝对剂量标定建模。本研究通过测量3种不同复杂程度案例的剂量分布并与TPS的剂量分布对比,验证和分析建模精度并给出机器束流参数的要求和调试建议。结果TPS模型拟合的低能区IDD曲线峰值比实际测量值偏低,中高能区拟合的较好。所有能区射程都拟合准确。3种不同复杂程度案例实际测量与治疗计划靶区平均剂量偏差都在±5%(国家型式检测标准)以内,高剂量梯度区域位置偏差(DTA)都<3 mm。结论该治疗计划系统的建模精度总体上满足测量验证的要求。但由于TPS模型中蒙特卡罗模拟的IDD分辨率低且低能区布拉格峰非常尖锐,低能区IDD建模拟合精度不足。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治疗的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5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5例患者治疗均成功。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O′Kelly-Marotta(OKM)分级D级]3个,瘤颈残留(OKM分级C1级)1个,瘤体部分残留(OKM分级B1级)1个;5个动脉瘤破裂口均完全不显影。术后均未出现新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术后随访4~6个月。5例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为0分;影像学随访5例患者的动脉瘤均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宫腔内装置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并成功分离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宫腔内放置的装置不同分成3组,A组放置金属元宫环(IUD)(30例);B组放置宫腔支撑球囊(30例);C组放置金属元宫环+防粘连膜(38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术后宫腔粘连评分改善率、临床疗效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对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成功分离宫腔粘连后3组患者治疗前后宫腔粘连评分差值,C组较A、B组均有显著改善(A组:9.50±8.00,B组:11.00±7.00,C组:14.50±9.00;A、C组比较,P<0.001;B、C组比较,P<0.001)。3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值,C组较A、B组均有显著改善[A组:(2.34±1.43) mm,B组:(2.53±1.72) mm,C组:(3.82±3.00) mm;A、C组比较,P=0.003;B、C组比较,P=0.005]。3组治疗后月经量比较,C组较A、B组均有显著改善(A、C组比较,χ2=8.420,P=0.015;B、C组比较,χ2=8.678,P=0.013)。术后1、3个月常规行宫腔镜检查,根据2015年中国宫腔粘连分级评分标准再次进行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组效果最佳。结论TCRA宫腔内放置金属元宫环联合防粘连膜在预防中重度TCRA后再粘连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