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英国诗人济慈的自然抒情诗以"大地的诗永远不死"的鸣唱,表达了诗人顽强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与热爱自然的思想相互交织,体现在诗人对美的不懈追求之中.生命、自然和美也是济慈在自然抒情诗中所表现的基本主题.
简介:杜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意象组合艺术极为丰富,或景中含情,或情中蕴景,或情景交融.情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而建构迥然不同的意象体系.
简介:论证以先秦思想流派给李白思想贴标签之不妥,阐述分析和评价李白思想的原则,分析李白思想的体系及价值。
简介:
简介: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诗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哲学家说:"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因素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那个‘观点’,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
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而且也是通脱淡泊的一个文化象征,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民族的审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伟大诗人李白诗歌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月亮意象,这些意象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简介:本文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内在模式与情感基调.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情歌是欲、情、理的三维环融模式,整体上呈现着忧郁美的美感特质.本文又对情歌呈现的春宫色彩及女性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简介:历来诗评家都注意到了李白诗诗思敏捷飘忽、发语迅疾的特色,尤其是他的一些乐府歌行和古体诗更是如此.笔者将这一现象归为李白诗歌的速度感问题,并从时空的快速转换、句式的快速转变和情感的充沛多变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简介:杨朔60年代初的散文刻意追求“诗意”,却以抒情的“失真”为代价,作者的审美情感变成了对盲目的历史信仰的认同,成为单纯阐释政治观念的产物,然而他的作品也是散文在60年代初挣扎生存的真实写照。
简介:在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王鼎钧的怀乡散文以独特的抒情艺术,在台湾乡土派散文中独树一帜。王鼎钧怀乡散文的抒情艺术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故乡的时空追忆;二、沉郁的情感抒发;三、叠加的精神底色。
简介:以林徽因诗作中的对话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与徐志摩部分诗作的互读,揭示林徽因爱情诗波澜起伏的心理内涵及其所反映的"诚"的文学观。
简介:宋代乡愁诗以怀乡思亲为主,植根于农耕社会的乡土情结,表现出对父母的依恋和对乡土家园认同的情感指向,秉承了“哀而不伤”的现实主义抒情传统,传承了融朴素的思乡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之情为一体的诗骚传统,体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文化意蕴,丰富了登高望乡、黄昏怀人和佳节思亲、梦里还乡的抒情模式,从而形成其丰富独特的抒情范式。
简介:由于家庭出身、文化修养、交往经历等方面分别受到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性格特征,造就了李白、杜甫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同风格的两位诗人.
略论济慈的自然抒情诗
试论杜甫抒情诗的意象组合艺术
李白就是李白——李白思想论丛之四
李白的“恋月情结”
入情 传情 激情 抒情 留情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简论
论李白诗的速度感
杨朔的“诗意”与抒情的“失真”
论王鼎钧怀乡散文的抒情艺术
鉴古创新 独标一格——从李白对汉魏乐府的继承发展看李白乐府诗的特色
超现实的爱情对话——论林徽因的爱情诗创作
浅析宋代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与抒情范式
道儒存心性文坛两巨星--李白、杜甫不同诗风根源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