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球同志的论文《<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刊载在《国外文学》1992年第1期上。刘建军同志撰文对尹文所阐述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現将该文予以发表,以期引起讨论。我们认为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和美学内涵,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人们重读这些作品都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为此,我们特开辟“经典重读”这一栏目,为读者从新的视角,采用新的批评方法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重新解读提供一席之地,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 标签: 浮士德 善恶冲突 矛盾性 靡非斯特 美学内涵 作品
  • 简介:诗歌具有同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性,它在语言外在形式上体现为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在内质上体现为诗人情感的起伏与心灵的律动。"九叶"诗人陈敬容注重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外在形式,更关注诗歌的内在音乐性,其诗依情感之需要,发生或长或短、或疏或密、或整齐或参差的变化,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标签: 陈敬容 诗歌 音乐性 节奏 自由诗
  • 简介:孙绍先生虽然年过古稀,但还是将生命中大量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文本的微观解读。强烈的批判精神,对文本解读锲而不舍、全身心投入的献身精神,都令人感佩。从《名作细读》到《月迷津渡》,孙先生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哲学化"门径,但依然对如何有效地传授文本解读的方法怀有困惑。本文就此问题,对名作的细读做进一步的审思。

  • 标签: 孙绍振 文本解读 《名作细读》 《月迷津渡》
  • 简介:徜徉于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第一栋零碳建筑物格外显眼。在这里.游客可以充分了解到节能排碳的新能源技术。步入馆内零碳大堂.映入眼帘的是以八色鸟、朱鹭等濒临绝种的保育物种为创作主题的瓷器。这些永久记录自然生态美好的原创者,正是华人瓷艺品牌法蓝瓷。

  • 标签: 新能源技术 创作主题 自然生态 建筑物 世博园
  • 简介:孙绍先生在《美国语文和中国语文:"核心价值"和"多元价值"问题》一文中,多次提到"一元价值""多元价值"等概念,而孙先生对一元价值的理解却有飘忽不定之嫌。本文意在从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三维价值观视角,探讨语文教育形塑国民性格的意义,使语文教育抛弃各种偏见,避免意气之争,融入到人类文明的大潮中去。

  • 标签: 语文教育 一元价值 多元价值 三维价值观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学创作的空前繁荣,自我意识的觉醒,理论领域的拓展都为这一时期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本土裔美国学者主动参与到本民族文学、文化的批评与重构活动当中。他们一开始以"他者"的姿态出现,将印第安文化本质化,并将其看作一个与欧洲美国文化完全不同的体系;随后他们将目光转向民族文化内部,提出了部落现实主义的构想,更加强化了这种"他者"意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的融合主义又成为新的热点。本土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而开放性正是这一领域的魅力所在。本土裔美国学者的批评活动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他者"表达的典范。

  • 标签: 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 他者 文化本质主义 部落现实主义
  • 简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一部另类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它超越一般末世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揭示了人类对技术控制论的恐惧。小说借助于对末世战争境况的描写,集中展现了技术打造的仿象对真实的侵袭和抹除,揭露了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轰炸所造成的权力陷阱。不过,迪克在小说中仍然保留了拯救的希望,从而摆脱了一般反乌托邦小说黑色绝望结局的窠臼。

  • 标签: 菲利普·迪克 反乌托邦 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