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拷贝数,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含量;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组(大三阳组)和HBsAg(+)HBeAg(+)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1%(298/310)和96.6%(28/29),病毒含量为1.85×108copies/ml;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组)和HBsAg(+)HBcAb(+)组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4.2%(80/181)和82.9%(31/41),病毒含量为4.8×106copies/ml。血清中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结论荧光定量PCR在乙肝的诊断、判断传染性强弱及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分科与供血科合并后的效果,为站领导今后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并前、后的工作流程、管理模式、血液库容量、出现的差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红细胞和血浆的库容量分别增长了3.23倍和2.67倍;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交接环节,缩短血液在室温下滞留的时间,保证各种成分符合国家标准;差错明显减少2014年待检、成品岗差错总数是2011—2013年的54.55、46.15和31.58%,成分岗是60.0、50.0和33.33%。结论科室合并后,简化工作流程,扩大库容,能够满足未来10年的需要,填补我站以往无冷库的空白,为保障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夯实基础。改变管理方式,提高科室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把差错减到最少,把危险降到最小,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新生儿脑循环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部分指标前后变化,探讨其对HIE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对同期发生的HIE患儿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干预组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有效地防治后遗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胸的现代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收治的 40例手术治疗血胸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40例患者中直接行手术治疗 10例( 25%),行闭式引流加止血的保守治疗观察过程需中转手术治疗 30例(其中 24例为胸部手术后并发血胸)( 75%)。结果:全组治愈,无死亡病例。直接行手术治疗的平均住院时间 15.78d,手术前及手术中出血量 566.67mL,手术后头 3d引流量为 633.89mL。行保守治疗后效果欠佳行手术治疗的平均住院时间 15.77d,手术前及手术中出血量 1043mL,手术后头 3d引流量为 624.04mL。 35例手术探查发现活动性出血点或出血灶( 87.5%)。结论:临床上对血胸的现代外科手术治疗策略在于对进行性血胸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指征的放宽及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酒精肝引发的肝硬化腹水、乙型肝炎引发的肝硬化腹水以及肝癌术后引发的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重点研究和记录。结果本次研究中,因酒精肝引发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共31例,其治疗方法包括钠盐摄入的严控、利尿剂的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法和戒酒等,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32%(28/31);因乙型肝炎引发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共43例,其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拉米夫定、口服恩替卡韦、腹水浓缩回输法等,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2%(40/43);因肝癌手术引发肝硬化腹水患者共13例,其治疗方法包括常规药物治疗、腹腔穿刺放液治疗、钠盐摄入的严控等,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62%(11/13)。结论针对于患者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够收到加好的疗效,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肝脏功能,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间质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