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虽然增加了护理操作,但可避免部分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整体对患者有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肾内科及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所采用的模式为常规抗心衰药物基础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观察组所采用的模式为常规抗心衰药物基础上+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量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血浆 N 端前脑钠肽 (N-terminal fore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显著低于治疗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加入到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小剂量利尿剂),实验组(42例,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差异无法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的效果较为凸显,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此种联合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治疗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我院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自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等心功能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ESV、ED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同时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HFrEF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颤合并房室阻滞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1例房颤合并房室阻滞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 90例房颤未合并房室阻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房颤时平均心室率及最快心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逸搏及长 RR间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灵敏性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与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有无心肌缺血症状将患者分为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设为研究A组(n=53),冠心病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设为研究B组(n=30),两组患者以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组24h心电图中ST段下移次数、下移幅度、下移持续时间,日间、夜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段位移,心肌缺血发作前、发作时心率及ST段下移幅度。结果:研究A组ST段下移次数多于研究B组,ST段下移幅度高于研究B组,ST段下移持续时间长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段位移短于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日间、夜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段位移与研究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作前心率、ST段下移幅度低于发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发作期、发作时心率与研究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发作期、发作时ST段下移幅度高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用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中,且能够监测患者日间、夜间、心肌缺血发作前、发作时ST段改变,为病情干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指测血糖进行监测后治疗,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各项指标(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血糖达到正常值的时间范围,住院费用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监测出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后进行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 进行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功能分析,研究探讨其对康复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6名,在接受规范康复治疗前,其中有31名患者征得知情同意,接受了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如下:分别采用馒头沾稠钡剂(一口进行咀嚼测试)、稠钡剂(270%w/v)、稀钡(50%w/v) ,每次(一口量)所采用的钡剂剂量为10ml; 采用侧位、正位动态造影测试,依次观察双侧梨状窝、咽隐窝对称情况、口期时长、咽期时长、咽期启动时间、误吸、残留及其时间、剂量等;结果:31例患者经VFSS检查,其中10例为口咽期吞咽障碍,其中4例不伴误吸,治疗重点侧重于咽反射启动时间、口咽部感、知觉训练,以及口唇部肌肉运动治疗等;6例伴有明显误吸,其中2例为隐匿性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前误吸(治疗侧重于舌的控制训练、感知觉训练);3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因咽隐窝滞留引起,治疗侧重于咽喉的运动、感知觉训练);其中9例为口期吞咽障碍,治疗重点侧重于口唇部肌肉运动、感觉刺激康复治疗:12例为咽期吞咽障碍,显示存在有咽期启动迟缓,并且有4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治疗重点在增加吞咽前的口咽部粘膜感知觉,如酸、冰刺激等;本研究10例误吸患者中,有4例存在钡剂30%以上的重度误吸,6例存在6%的轻度误吸,对于重度误吸患者治疗建议鼻饲营养 4周,同时配合吞咽康复治疗;结论:动态X光吞钡透视技术(VFSS)的检测结果为不同的吞咽障碍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达到精准康复的目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66例冠心病患者,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6例冠心病患者中49例出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24h总心肌缺血发作412次,其中36例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350次,占84.95%(350/412);另外13例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62次,占15.05%(62/412),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大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平均持续时间(27.2±7.1)min,ST段平均下移(1.58±0.42)mm.心肌缺血昼夜比较发现,夜间心肌缺血发作的起始心率低,持续时间长,ST段下移明显(P〈0.05).66例患者中共检出心律失常38例,占57.58%,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检出28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检出10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监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进展情况及评价疗效的一项简便、准确、实时、可重复的无创性检查技术.
简介:目的探讨窒息足月新生儿出生后血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血钙、磷、镁动态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窒息足月新生儿36例(窒息组),测定出生后24h、72h及7d时血钙、磷、镁及PTH,并选择31例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窒息组新生儿出生后24h血镁、钙分别为(0.68±0.08)、(1.94±0.19)mmol/L,72h分别为(0.72±0.07)、(1.90±0.17)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1±0.08)、(2.29±0.20)mmol/L和(0.89±0.07)、(2.27±0.2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出生后24、72hPTH分别为(12.31±1.33)、(13.06±1.4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0.75)、(8.35±0.8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镁、钙降低,PTH升高,血PTH与血钙、镁可作为窒息的观察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在我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停药3d再进入研究,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束后随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发生的例数;两种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主要包括室上性早搏、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成对等;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65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在两种心电图检查都结束后,对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接受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及其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大多患者对其表示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管理模式在门诊采血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21年3-4月之间,选取对象为300例在我院门诊进行采血的患者,将3月的150例未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采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月150例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采血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平均等候时间和满意度评分,依据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比实施前患者的短,满意度评分比实施前患者的更高,两组对比(P<0.05)。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7.33%)高于实施前(81.33%),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门诊采血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该动态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对采血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检查中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50例资料回顾分析,其中常规心电图检查资料设为A组,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设为B组,比较检查可行性、诊断准确性。结果:检查可行性比较,A组操作用时、操作难度、检查费用低于B组(P<0.05);诊断准确性比较,B组检出室性和房性早搏、短阵室上速、室性和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效果较好,在检出房室传导阻滞方面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准确性较高,但检查成本、难度较高,用时较长,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合使用两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