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采取阿伐斯汀和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8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阿伐斯汀药物治疗,一共44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一共44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整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为其提供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效果优于阿伐斯汀,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促卵泡汤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导致的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生殖科就诊的86例PCOS且对克罗米芬促排卵不敏感的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应用促卵泡汤促排卵,西药组应用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在优势卵泡达到18~23mm后,中药组给予促排卵汤一剂,西药组适时肌注HCG,并指导同房。两组已排卵的患者均给予黄体酮进行支持14天。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获卵率、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妊娠率,进一步探讨中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中的疗效。结果两组平均获卵率(HCG日直径18~23mm卵泡)、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别,排卵率、平均妊娠率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西药组周期取消率及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中药组。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治疗妊娠率高于西药治疗,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明显降低。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路径式多途径健康教育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 2016 年 5 月 ~2018 年 7 月收治的 80 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双盲分组法将 5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实施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实施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 10.00% ( 4/40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 22.50% ( 9/40 ),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功能康复锻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项数据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 100.00%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 90.00% ( 36/40 ),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路径式多途径健康教育的实施可加快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借鉴。
简介:目的比较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含量及祛痰、理气功效上的差异。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含量;以小鼠气管中排泌酚红的量来评价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的化痰作用差异;以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价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的理气功效差异。结果新会陈皮、非新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以橘皮素计)含量分别为6.06mg/g和4.73mg/g;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实验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2陈皮提取物组均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1),新会陈皮组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略高于非新会陈皮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新会陈皮组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非新会陈皮组织(P〈0.05)。结论新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含量高于非新会陈皮,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具有祛痰、理气功效,新会陈皮功效优于非新会陈皮。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矽肺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予以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止咳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缓慢静滴,1次/d,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流变学、血气分析、心肌酶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改善煤工矽肺并发肺心病的血液动力学,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同时可以对患者心肌酶学异常情况进行有效纠正,对其心肺功能进行有效的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0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有无发生主要心脏事件分为有事件组(n=74)和无事件组(n=30),将两组中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两组的比较分析中,单因素分析发现有事件组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及高血压病家族史、高血糖、高总胆固醇(TC)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且有事件组心电图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数目明显增多,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下降,较多患者初次入院即存在心衰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OR498,P=002)、TC(OR247,P=002)、LDL-C(OR247,P=003)、病理性Q波(OR154,P=001)、LVEF(OR094,P=003)与AMI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呈密切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史、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多导联病理性Q波及LVEF下降,是A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