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2800例农村已婚计划怀孕妇女血清抗风疹病毒IgG(RvIgG)抗体检测,筛查风疹病毒易感人群,降低出生缺陷风险。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抗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2478例,阳性率88.5%;RvIgG抗体阴性322例,阴性率11.5%。讨论人体感染风疹病毒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获终生免疫力。RvIgG抗体阳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有免疫力;RvIgG阴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无免疫力,在孕期易感染风疹病毒。因此在孕前开展抗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对计划怀孕妇女风疹病毒感染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应用血脂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ApoA)等相关血脂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TC、TG、LDL-C、ApoA、ApoB等相关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指标检测可反映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反应,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作为临床评价患者预后的一种手段,且这种检测手段操作简便,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败血症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足月新生儿分为败血症组及对照组;败血症患儿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无影响凝血功能因素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时及3~7d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AT-Ⅲ活性、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含量和血小板(PLT)计数等7项检查指标变化。结果在入院早期,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败血症新生儿APTT、PT明显延长,PLT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程进展,部分败血症患儿出现DIC状态,其早期凝血指标与未发展至DIC状态的患儿早期凝血指标相比,只有DD存在差异,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败血症患儿DIC时期较其早期非DIC期凝血指标相比,AT-Ⅲ活性、PLT计数明显降低、DD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在败血症病理过程中出现凝血功能紊乱,且随疾病进展出现动态变化,临床及时检测凝血功能,及早对症处理,预防DIC,减少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科近期的100例急诊生化项目分别运用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方法急诊生化项目(二氧化碳、肌酐、尿素、血糖、电解质)检测分别运用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并使用仪器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VITROS-250干片生化分析仪,结果分析运用一致性检验,运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常规急诊生化项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593、0.660、0.987、0.785、0.943、0.963、0.986、0.989。结论分别运用干湿化学法检测急诊生化项目结果一致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分娩以前给孕妇实行免疫检测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间进行体检的550名孕妇开展研究,并对其抗-HIV(艾滋病的抗体)、HCV(丙型的肝炎病毒)、HBsAg(乙肝表面的抗原)及RPR(梅毒)初次筛选的项目测试结果实行归纳。结果此次550例孕妇当中,HCV的检验呈阳性的有3例(0.55%);HBsAg的检验呈阳性的有31例(5.64%);RPR在测试时有2例(0.36%)显示结果为阳性;抗-HIV的测试结果上孕妇均没有呈现出阳性;由此可见,检测HBsAg为阳性的结果明显要比其他几项大,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结论分娩以前对孕妇实行免疫测试,可以尽早对母体和腹中的胎儿健康情况实行了解,对潜在病症进行判断,并且应用相应的英制措施控制隐藏病症,能够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