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其106例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常规生化检验提供有利证据。方法通过对2015年5月—2016年7月前来我院进行身体体检的106例患者临床采血的常规生化检验的血清为标本,根据其不同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并总结影响其发生溶血的相关因素,采用标本搅动力度不同、搅动方向不同导致溶血标本的常规生化检查的分析,并且对标本进行血清分离,对其相应相同的临床常规生化检查进行发生溶血以及对发生溶血的标本的程度进行有效数据分析。结果对于其发生轻度溶血标本(ALT、AST、TP、AMY、ALP、K、Na、Cl、Fe、Mg、Zn)均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于其ALB、Ca、IgG、APOA1等检查项目同样具有明显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发生溶血越严重对未发生溶血或轻度溶血的标本检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查对于血液标本发生溶血情况可对检查结果有显著性影响,且溶血越严重检验结果差距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标本对心肌酶类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1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标本检验的96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取4ml血液标本,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ml,将两只试管分放到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血液标均为未发生溶血合格标本,观察组血液标本予以溶血处理,溶血后进行血液检验。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的心肌酶类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的AST、CK、CK-MB、LD以及α-HBDH的检验结果均高于参照组标本,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溶血标本可对心肌酶类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故防止标本溶血可为血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交叉感染对乙肝免疫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与2015年1月采集的120份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60份交叉感染标本为观察组,60份非交叉感染标本为对照组,均采用全自动酶免疫仪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检出乙肝血清标志物至少一项阳性率80.83%,观察组检出乙肝血清标志物至少一项阳性率为92.50%,两组比较x2=3.8274,P=0.012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检测乙肝两对半至少1项标志物为阳性模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酶免疫仪检测稳定性高、特异性强,标本交叉感染对乙肝免疫检测结果影响明显,临床可作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ALP的活性随溶血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特点。方法对诊断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及其基因特点。结果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3例患者多于1个月~1岁发病,主要表现为哺乳差18例,运动智力发育落后18例、惊厥8例、血液系统异常14例,头颅影像的异常改变(其中18例患者行头颅影像检查,均有脑损害改变)。基因检测结果均存在MMACHC基因突变,1例仅检测到多态性,2例各检测到1个突变,20例检测到2个突变,其中5例为纯合突变,15例为杂合突变,共检测出种13种突变,主要包括c.609G>A突变16次(突变频率34.7%)、c.658-660delAAG突变7次等。结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表现复杂,以神经系统脑损伤最为显著。基因分析提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部分基因突变谱,证实了c.609G>A为热点突变,此为今后患儿基因突变检测及遗传咨询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90例2016年2月—2017年1月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根据施行方法分对照组、血府逐瘀组。对照组给予芬必得缓解疼痛;血府逐瘀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缓解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血府逐瘀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血府逐瘀组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血府逐瘀组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血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为3.83±0.19x1012/L,白细胞检测值为5.31±0.18x109/L,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32.19±0.23g/L,血小板检测值为221.02±1.29x109/L。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为4.51±0.21x1012/L,白细胞检测值为6.29士0.27x109/L,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39.24±0.32g/L,血小板检测值为172.11±1.02x109/L。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白细胞检测值以及血红蛋白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检测值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静脉血的各项检测值更趋于正常水平,且稳定性较高,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静脉血进行检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内血β2微球蛋白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5~9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试验组,以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血β2微球蛋白、肌酐、尿素氮以及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的肌酐、尿素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胆红素、血β2微球蛋白差异均显著(P<0.05);重度高胆血红素新生儿的血β2微球蛋白显著高于中度、轻度高胆血红素新生儿的血β2微球蛋白(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血红素症患儿的血β2微球蛋白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应避免给予高胆血红素症新生儿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碳酸镧和醋酸钙分别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的疗效,探索更好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CKD-MBD)治疗模式。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分为4组,醋酸钙+血液透析(HD)组、醋酸钙+HD+血液灌流(HP)组、碳酸镧+HD组和碳酸镧+HD+HP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和iPTH的变化。结果醋酸钙+HD组治疗后血钙升高,血磷、钙磷乘积下降(P<0.05),联用HP后高钙血症改善;而碳酸镧组治疗后血钙、磷、钙磷乘积均下降,而且比醋酸钙+HD组降磷更为明显(P<0.05);在iPTH方面,无论醋酸钙或碳酸镧单纯联合HD时均无下降,在联合HP后下降(P<0.05)。结论碳酸镧较醋酸钙具有更好的降磷效果,且不增加血钙,合并血液灌流后可同时降低iPTH水平,改善钙磷代谢紊乱,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发病一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疗程10-14d;治疗组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舒血宁注射液静滴,10-14d为一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舒血宁疗效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