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绝对卧床期间运用舒适护理的作用。方法此次重点抽选7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于2014年8月—2016年5月间进入本院的老年患者,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全面统计2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生活质量维度评分等指标展开比对,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患上急性心肌梗死病后,护理人员实施专业护理过程中,经展开舒适护理的实践价值优越,可在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的基础上,使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促进机体及时康复,建议推荐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针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相较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水平,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理舒适程度和生存质量,提升患者的整体性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50例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全面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全面组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2周出院率;恢复期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全面组患者2周出院率比对照组高,P<0.05;全面组恢复期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全面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提高其康复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加速患者康复出院,减少护理投诉,维护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 恢复期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更佳,两组对比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提升其遵医行为,增进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测中,溶血标本对心肌酶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96例在本院接受血液标本检验的受检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为不溶血标本,观察组为溶血标本,对两组标本AST、CK、CK-MB、LD、α-HBDH等心肌酶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溶血标本中心肌酶检测指标AST、CK、CK-MB、LD、α-HBDH等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心肌酶类检验结果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标本的采集以及运输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溶血标本 心肌酶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09-2010年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患者进行心理、药物、饮食、临床、生活等方面的护理。结果80例患者中,好转72例,死亡8例,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对延缓病程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源CT血管造影对心肌桥的影像学特点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80例双源CT冠脉造影诊断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并根据壁冠状动脉(MCA)被心肌包绕程度进行了分组,并从平均长度、管径变化及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三个方面开展组间比较,分析其与肌桥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浅表型一共30例,深在型一共50例。浅表型组的MCA平均长度短于深在型,并且浅表型组MCA不同方向上管径狭窄变化率存在差异(P<0.05)。浅表型和深在型都伴发AS多位肌桥近段,分别占30%和37.2%(P>0.05)。结论双源CT对心肌桥影像特点的评价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双源CT 心肌桥 冠状动脉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右胸导联心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5月,其均接受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V1、V3R、V4R、V5R导联的QRS形态中,其Qr或Qs型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其rS’或rS型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或RS型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1、V3R、V4R导联ST段抬高≥0.1mV、≥0.05mV的几率、V3R、V4R导联ST段抬高<0.05mV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接受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测,能够较好对其病情进行反映,从而为其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右胸导联心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急救反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其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预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及重症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重症医学科在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及护理人员的精心的护理,其中119例病情稳定好转,治疗总有效率94.44%,死亡6例,死亡率5.5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是较常见的内科疾病,医护人员的处理、观察及护理是否及时恰当,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严谨、周密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重症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较药物保守治疗更为显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介入治疗 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复发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的作用。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医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5例。本次研究乙组是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研究甲组是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总结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复发率和满意度。结果甲组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复发率、总满意度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 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心肌酶谱比较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30例抑郁症和3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躁狂症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五项进行检测分析,对比观察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酶谱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酶谱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心肌酶谱中的数据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患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后措施,有益于提升抑郁症和躁狂症治疗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躁狂症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5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4.7%;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7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7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为观察组制定健康教育处方,并按处方行护理健康教育及随访指导,经随访半年后行MMAS评分及记录住院人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6月随访教育,观察组患者MM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67,P=0.037),而住院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54,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护理健康教育及随访指导,可以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爆发性心肌炎病例并文献复习。结果本例入院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室性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立即收入重症医学科予一系列积极治疗,10天后予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18天后痊愈出院。结论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进展快,如果救治不及时,死亡率高,部分患者存在复发。

  • 标签: 爆发性心肌炎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剂放置时间对心肌酶谱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40例需进行心肌酶检查的患者,同期选择10例进行健康体检者,均进行心肌酶谱检查,均在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测量心肌酶。结果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酸激酶在各时间点的检查结果与0小时的检查结果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剂放置时间不超24小时对于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酸激酶的检查未见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可将试剂累积放置24小时。

  • 标签: 试剂放置时间 心肌酶谱 测定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检测的影像表现。结果心室间隔厚度≥1.3cm,心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的比值大于1.3,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异常向前运动,及左室流出道狭窄。普遍肥厚型14例,占38.89%,其中合并左心房扩大5例;间隔肥厚型13例,占27.78,其中收缩期前向活动(SAM征)3例,有毛玻璃样改变者3例,左心室造影时测压力阶差最高达80mmHg;心尖肥厚型9例,占25.0%。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改变,多普勒测定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20mmHg。超声心动图对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