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抽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32例,依照入院顺序分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6例。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比较生活质量评分、应激指标、膀胱痉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应激指标低于参照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全部融入至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护理工作中,改善膀胱痉挛发生情况,使应激水平降低,获得高质量生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伸护理服务实践对肿瘤化疗出院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我院肿瘤化疗出院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回访服务,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出院半年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为33.65±4.2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出院半年后观察组角色功能评分4.33±0.74,情绪功能评分13.34±0.74,生理功能评分17.43±2.21,认知功能评分7.05±0.92,社会功能评分7.07±0.6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实践可强化肿瘤化疗出院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伸护理服务实践对肿瘤化疗出院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我院肿瘤化疗出院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回访服务,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出院半年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为33.65±4.2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出院半年后观察组角色功能评分4.33±0.74,情绪功能评分13.34±0.74,生理功能评分17.43±2.21,认知功能评分7.05±0.92,社会功能评分7.07±0.6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实践可强化肿瘤化疗出院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HIV感染中对SAS及SDS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一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HIV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2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n=25,给予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收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在实施护理前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接近,无明显差异(P>0.05);在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均有一定好转,但实验组患者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合并HIV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 2018年 08月 -2019年 08月)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总计 60例,根据术后早期营养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 30例患者设置为肠内组,而采取早期肠外营养干预的 30例患者设置为肠外组。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 ALB、 Hb水平( P> 0.05)可比。两组患者干预后 ALB、 Hb水平均明显提升,其中肠内组患者 ALB、 Hb水平明显高于肠外组,肠内组患者腹胀呕吐率 13.33%高于肠外组 0.00%,而肠内组发热、感染率 3.33%、 0.00%,低于肠外组 20.00%、 13.33%,且肠内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0.00%低于对照组的 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干预中,较肠外营养可获得更好的营养指标与更低的不良反应率,但在运用中需注意时刻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少由于营养不耐受所导致的腹胀、呕吐。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CT引导下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的 1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 125Ⅰ粒子植入手术,对照组采用 CT下徒手植入,观察组采用 CT下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植入。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分别为( 86.39±9.58)( 4.22±0.0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治疗 1个月后,观察组完全缓解 0例,部分缓解 127例,疾病稳定 33例,疾病进展 0例,治疗有效率 7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32.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CT引导下 125Ⅰ粒子植入在 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 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感染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 在 2017 年 4 月到 2018 年 10 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 6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33 例。对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实验组行全面护理干预,分析 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以及留置时间。 结果: 相比于参 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以及留置时间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 论 :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其预防效果较优,可有效的控制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其术后康复的促进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均为30例,对其分别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各指标变化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常规组的33.33%;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常规组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可加以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前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有阿帕替尼、贝伐单抗、雷莫卢单抗、恩度及其它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s)等。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 YN968D1)系小分子TKI,能高选择性地作用于VEGFR-2,与其酪氨酸激酶ATP结合致其激活失败,从而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阿帕替尼于2014年10月1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FDA)批准上市,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有较好的生存获益,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除恶性肿瘤外,阿帕替尼在肺癌、乳腺癌、肝细胞癌等肿瘤中也有相对不错的疗效。现将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性分析,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结果:胃肠道反应:试验组患者的无胃肠道反应比率高于对照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的胃肠道反应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性情绪: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5.0%与72.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改善其消极、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总体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