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可促进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复患肢的血液供应。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对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在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中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建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连续5d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第7天接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给予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造模后足背部体温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下肢溃疡面积明显增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动员后第6天白细胞数量及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之后1个月时足背部体温与建模前接近,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提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源性增加后进行自体移植,可提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调节性T细胞比例,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介入治疗辅助下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的阴道分娩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接收的76例进行引产的孕龄≤28周的患者,随机分为引产组(32例)、介入治疗引产组(24例)和剖宫产组(20例),引产组进行正常引产,介入治疗引产组及剖宫产组均是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方法应用米索前列醇结合利凡诺,对三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产后出血量方面,引产组与介入引产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引产组及介入引产组较剖宫产组少,差异明显(P0.05)。结论 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阴道分娩过程中,结合介入治疗辅助分娩,有助于产后出血量减少,而且能够减少分娩时间,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应用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治疗中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免疫性脑炎患者92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甲泼尼龙组(MPS组)30例、丙种球蛋白组(IG组)31例、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组(MPS+IG组)32例;比较三组治疗后90d内临床疗效、mRs评分、MMSE评分、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PS+IG组总有效率高于IG组和MPS组(P<0.05);三组治疗后90d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PS+IG组mRs评分低于IG组和MPS组(P<0.05);三组治疗后15、30、90d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PS+IG组MMSE评分高于MPS组和IG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免疫性脑炎比单用甲泼尼龙或丙种球蛋白临床效率好,mRS评分更低,MMSE评分更高,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对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贝利尤单抗疗法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于我院就诊的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选取6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利尤单抗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但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利尤单抗疗法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中不仅安全性较高,且能够促进患者各项免疫治疗的改善,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疾病特点、患者遵医行为分析,评价对出院患者采取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期间的84例UC患者随机分组,药物治疗外,对出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情况。结果:出院时对照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接近,P>0.05。6个月后再次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升UC患者的自护能力、服药依从性,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实验组则采用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比组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可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