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确保新入职人员尽快掌握GLP机构中QA工作重点和要点。方法:通过系统性培训、现场指导和多部门轮岗等多种方式确保新进人员熟悉现场检查流程和检查内容,增强质量意识。结果:使新进人员满足GLP实验室对QA人员的要求。结论:通过周期性培训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机构SOPs的要求。
简介:摘要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护理服务对象以及患者家属不理解、繁重的工作量和工作环境的嘈杂所造成的。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护理人员解决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医院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待遇以及帮助其心理疏导、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和加强业务学习和业余活动,提高护理质量等措施,共同努力来为护理人员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并就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活动将我院急诊科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危险,并对该科室的护理人员展开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科的30名护理人员中,共有10名产生过生物损伤、14名产生过物理损伤、有2名由于心理因素产生过损伤、有4名产生化学损伤;而在2年内引发危险超过5次的就有15名,1年内引发危险次数超3次的有23名,半年内引发危险次数2次有11名。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论在充分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基础上,对其展开相应的防护措施,有利于预防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为临床实践更好的提出有效的指导性措施。方法:从我院 2019 年出现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中随机抽取 60 例,从暴露类型给予全面分析,总结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类型总体分为血液 / 体液、 锐器伤、 手术刀/ 剪,占比最高的是皮肤暴露于 血液 / 体液( 46.67% ),其次为 锐器伤( 28.33% )、再次为 手术刀 /剪所致的锐器伤 ( 25% ) 。结论:导致护理 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 类型多样 ,并且护理人员对自身职业防护并不重视,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对 ICU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洗手的五个证进行调查。方案,最终将其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ICU护理人员共 48例,调查时间段为 2015年 7月至 2015年 9月,通过科室感控组每月科室自查结果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将每月的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同时进行分析。结果: ICU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情况是接触病人后和接触病人环境后,洗手依从性较低,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洗手依从性相对较高。结论: ICU护理人员接触病人及病人环境后的手卫生状况较差,特别是在遇到不可见污染时,情况更为严重,所以在临床上应加强洗手五个指征干预 ,使ICU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以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风险,根据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关的对策,根据护理实施的结果进行分析其实施和结果。方法根据我院在2016年内接治的150名感染科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设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的75名患者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对照组为75名进行一般治疗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根据两组的结果分析对比,对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分析其在住院过程中的满意程度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状况。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护理组在各个方面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二者比较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实际意义,实施风险管理的风险发生情况均低于未实施风险管理的情况,因此对感染科进行分析管理具有意义,可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 要】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携带情况及细菌种类,监测其洗手效果,评估其执行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对急诊科共 20名医护人员进行手部细菌培养检测,分别在洗手前及洗手后进行采样。细菌鉴定及药敏主要由 VITEK仪器完成。结果:洗手前手部中位菌落数为 2 CFU/cm2,四分位距( interquartile range, IQR)为 1-3.75 CFU/cm2。洗手后中位菌落数为 0 CFU/cm2, IQR为 0-0CFU/cm2。同洗手前比较,洗手后菌落计数减少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显示菌种分布较为广泛,以葡萄球菌属及肠杆菌科等条件致病菌为主检出多重耐药菌 3株。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操作中手部存在一定程度细菌污染,而正确洗手及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清除细菌,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有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人口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广泛重视。其中人口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老年群众的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其照护问题。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是目前老年群众安享晚年的主要养老模式,因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养老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以往的家庭养老逐渐被机构养老所取代。老年人群基数大,需求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更好的提高其养老质量,将养老服务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故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养老模式中,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护士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其核心能力是养老机构服务内涵的核心,对于医养结合养老失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和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焦点问题,为降低医院职业暴露发生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员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113例职业暴露案例,分析统计相关资料。结果我院职业暴露中主要人群为护士(62例,54.87%)、医生(22例,19.50%)和实习生(21例,18.58%);类型主要为锐器伤(91例,80.53%)、黏膜喷溅(11例,9.73%)、密切接触疑似肺结核患者(9例,7.96%);主要操作环节为手术操作(26例,23.01%)、穿刺抽血(23例,20.35%),拔针(22例,19.50%);主要的暴露源为不明来源82例(72.57%),乙肝18例(15.95%),丙肝7例(6.19%)。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为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锐器伤占职业暴露首位,发生职业暴露时大多为不明暴露源,因此加强我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的意识,规范潜在危险的医疗行为,是降低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确保员工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