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T3、FT4、FT3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试验组患者治疗方法为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乳房美容效果,术前、术后2周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T3、FT4、FT3水平。结果 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6.15 %,高于对照组的73.08 %;术后2周与术前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下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提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T3、FT4、FT3水平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保留患者乳房完整度,提高乳房美容效果,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并改善甲状腺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血液透析患者3种整体营养评估方法(SGA、MQSGA、CMIS)与客观营养指标如(血生化、人体指数学)的相关性,为选择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评估方法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主观整体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营养不良炎症综合评估(CMIS)3种营养评估方法评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同时测定患者人体指数学、白蛋白、IGFl等客观营养指标;SPSSl0.0统计处理其相关关系。结果SGA、MQSGA、CMIs3种整体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各有特点,与血生化和人体学指标呈现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是以MQSGA与常用客观营养指标的复合相关系数最人(r=0.985),相关性最为密切,其次CMIS和SGA。结论SGA、MQSGA、CMIS3种评估方法部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以MQSGA较优。MQSGA更为客观准确,而且简单、无创,故较适合评估透析患者的整体营养状态。
简介:目的:分析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其组织类型和组织来源,方法:通过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与肺内其他肿瘤进行鉴别。结果:电镜及免疫组化对肺原发性恶纤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结论:肺内原发性恶纤组较少见,X线特点为孤立性块状病变,密度均匀,边缘欠光滑,无毛刺,肺穿刺活检可见间叶成纤维细胞成分,应考虑本瘤,此瘤恶性程度高,组织来源倾向于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免疫组化AACT,Vimentin强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3H护理模式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3H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3H护理模式的实施价值显著,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儿依从和家属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3-1"临床小讲课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临床科室实习的48名医学生随机分组,实验组24名,对照组24名,实验组在小讲课中采用"T-3-1"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和对小讲课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科考试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80.71±3.14)分、(77.92±4.40)分,均高于对照组(77.58±4.54)分、(76.25±5.16)分,其中理论成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讲课效果的评价,实验组的7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3-1"临床小讲课应用于临床教学,丰富了小讲课形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D3淋巴结清扫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74例进展期胃癌D3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2纽和D3组术后2年的生存率无差别,但3至5年的生存率出现差别,D2组为58.6%、46.6%和37.9%,D3组为71.6%、64.9%、56.8%,两者之间比较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2组和D3组分别为8.6%和13.5%,两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仅在手术时间上有所差异。D2组和D3组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组间各项特殊症状评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D3巴结清除术是安全的,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在大鼠肝脏缺血后处理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采用大鼠70%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缺血后处理+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组(Nec-1组)。取下腔静脉血检测ALT和AST的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Suzuki’s评分;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RI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肝组织病理学表现明显改善,Suzuki’s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IPO组及Nec-1组TNF-α和RIP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IPO组RIP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PO组相比,Nec-1组RIP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脏缺血后处理中有RIP3介导的程序性坏死的参与,缺血后处理的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RIP3的表达从而减少程序性坏死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