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给予PCT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7年05月收治的72例ICU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感染患者干预方式研究;对照组(36例)选择常规抗生素完成疾病治疗;观察组(36例)选择常规抗生素+PCT监测方法完成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ICU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平均使用抗生素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同对照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P<0.05)。结论医疗人员合理选择常规抗生素+PCT监测方法对ICU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的降低以及平均使用抗生素时间的减少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PCT监测 ICU病房 多重耐药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行重症监测,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调整用药及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术后予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监测情况调整用药及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时间与剂量、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时间、剂量、ICU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可连续、准确反映颅内压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继发性颅内病变,规范脱水药物的使用,降低其重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外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40例,中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22例。然后选择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和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凝集块形成速率和血凝块最大强度及硬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效果会随着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可以有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况以及患者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急性脑梗死 凝血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疫情监测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在我市范围之内对疫情监测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在我市随机抽取25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案例。根据疫情监测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强化措施,统计并对比在疫情监测工作改进前后的疫情控效果。结果借助有效的疫情监测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强化重大疫情疾病的发病控制效果,强化疫情监测管理水平,改进后多个疫情控效果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大传染病监测工作现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即是强化疫情监测的管理水平,强化传染病控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疫情监测控制范围与控制。

  • 标签: 疫情监测 重大传染病 预防控制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抽选在本科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监测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期间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及医生满意例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患者的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和医生满意例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的概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有创血压监测 数值伪差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使用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采用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可提升手术各项指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封闭负压引流术 四肢开放性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固定支架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组(A组)和固定支架组(B组),各组50例。A组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B组行固定支架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指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两组的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略优于固定支架术,其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而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取开放手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男性42例,女性1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5±7.5岁),对照组42例,男性41例,女性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9±7.2)岁,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行腹股沟疝修补.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治疗费用等各项数据显示,观察组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相较于传统方式,腹腔镜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密闭式吸痰管在控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建立人工气道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实验对象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使用开放式吸痰管吸痰,观察组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比较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的观察组患者在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和检出菌株数这两方面均低于采用开放式吸痰管吸痰的参照组患者,且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可比性。结论相较于开放式吸痰管吸痰的方式,密闭式吸痰在降低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方面的表现更为优秀,本实验的结论对于控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密闭式吸痰管 预防与控制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聚集的场所,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校住宿,学生之间会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所以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当中,滑动加压髋螺钉以及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接受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研究组则接受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且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较好,相关数据对比后意义明显(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滑动加压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铁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切实有效的控制护理环节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有价值的、整体的、连续性的进行记录。方法研制使用心血管内科心电监护仪监测巡视单,按照心电监护仪使用病人的护理管理要求,简洁明了地记录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的整个服务过程。结果心电监护仪监测巡视单书写简洁明了,具有动态连贯性,可以使医疗护理连接更加紧密,提高护士护理预见性和主动性,保证护士为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的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并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结论通过此表单信息反馈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信息,使用过程及早发现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达到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心电监护 监测巡视单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对心肺复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心肺复苏治疗患者50例,依据患者的最终生存情况分为两组,其中39例患者生存,作为存活组,11例患者死亡,作为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0min、5min、10min、20min、30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0minPETCO2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5min、10min、20min、30minPETCO2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的治疗结果与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氧化碳分压可作为预测心肺复苏治疗结果的依据,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氧化碳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表现。方法对收集的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标本展开药敏试验,共获得300株致病菌株,分析致病菌的抗菌敏感性与耐药性表现。结果300株致病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62.33%(187/300),革兰阴性菌占37.67%(113/300);其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7株(32.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5株(28.33%),肠杆菌50株(16.67%),非发酵菌38株(12.67%),肠球菌30株(10.00%)。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①MRCNS对青霉素耐药性100.00%(97/97)、氨节西林100.00%(97/97)、头孢他啶49.48%(48/97)、氧氟沙星68.04%(66/97)、环丙沙星63.92%(62/97);②MRSA对青霉素耐药性100.00%(85/85)、氨节西林98.82%(84/85)、头孢他啶48.24%(41/85)、氧氟沙星40.00%(34/85)、环丙沙星36.47%(31/85);③肠杆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94.00%(47/50)、头孢他啶64.00%(32/50)、氧氟沙星20.00%(10/50)、环丙沙星22.00%(11/50);④非发酵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94.74%(36/38)、头孢他啶97.37%(37/38)、氧氟沙星23.68%(9/38)、环丙沙星13.16%(5/38);⑤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16.67%(5/30)、头孢他啶23.33%(7/30)、氧氟沙星30.00%(9/30)、环丙沙星23.33%(7/30)。MRCNS、MRSA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最为突出;在抗菌药物中青霉素、氨苄西林在不同菌种耐药性更为突出。结论临床治疗用药中需重视对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合其敏感性与耐药性选择疗效较优的抗菌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 耐药性 监测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护仪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监测,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方法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上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远程心电记录仪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60例,检出率75%,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24例,检出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对心肌缺血症状、缺血性ST-T改变的检测率更高。结论相比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方式,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监测检出率更高,更具诊断价值。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测诊断的临床检出率进行分析。方法以62例心脏不适或者心脏病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选取38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常规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远程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检查后,62例患者中远程心电图检查发现有50例出现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5.48%,而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0.00%,并且远程心电图监测ST-T段心电图改变的检出率较高,对比常规心电图(P<0.05);但是远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远程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但是与动态心电图对比无差异性,因此远程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可以作为心脏疾病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临床检出率
  • 简介:摘要本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当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综述,主要为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目标血管进行筛选、检查及定位等,术后借助其对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功能情况、流量情况、流速情况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以将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安全性提升,同时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概率提升。

  • 标签: 人工动静脉内瘘 彩色多普勒超声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心肌梗塞部位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并予以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相应的护理监护。结果63例患者中,前臂、侧壁和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有37例,其中有23例患者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下壁、后壁与右室心肌梗塞患者共有26例,其中有9例患者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在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率失常患者进行护理监测时,需以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心律失常特点和表现为参照,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检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性监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选择了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内,住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1011名新生儿病患的临床相关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了目标性监测后,感染率、VAP例/1000呼吸机日应用比例、CRBSI例/1000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日的比例,都逐渐在下降,各个时间段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应用目标性监测,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重症病房中患儿感染率的变化情况,进而可以及时实施有效地干预措施,使得NICU中患儿医院感染率降低。

  • 标签: 目标性监测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