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应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本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有效率、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又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的血府逐瘀汤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纳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血府逐瘀汤后处理组(n=90),后处理组又按桃仁、红花不同配比分为1:1组(n=30)、4:3组(n=30)和3:4组(n=30),对照组患者PCI术前术后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后处理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3d起连续应用血府逐瘀汤至PCI术后4d,每天2次。检测PCI术后各组患者心肌酶(CK、CK-MB)峰值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观察术后24h内心律失常发生率,并统计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血府逐瘀汤后处理组心肌酶峰值及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心律失常和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对比不同配比的血府逐瘀汤后处理结果,发现桃仁/红花4:3组疗效最佳。结论血府逐瘀汤后处理对PCI术后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其中以桃仁与红花4:3疗效最佳。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瘀血证与超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血瘀证作为自变量,超声指标作为因变量,对患者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血瘀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d)、左房内径(LA)明显增大,心脏射血(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和超声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简介: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类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增加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病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血府逐瘀汤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用,能够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病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81例及对照组8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反应、肝纤维化指标、肝硬度值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17、IL-13、IL-35、leptin、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14.819~29.258,P<0.05);HA、LN、C-IV水平以及肝硬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1.429~34.561,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有助于化解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化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自拟理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气滞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自拟理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疗效、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拟理气活血通络汤对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症状。
简介:目的观察平肝潜阳化痰祛瘀法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和体积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平肝潜阳化痰祛瘀剂(珍珠母、夏枯草、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等)。3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血压水平、血脂、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和体积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及75.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及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降压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两组间TC、L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治疗前后TC、LDL-C、HDL-C及TG的差值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两组治疗后颈总动脉IMT、斑块面积、体积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IMT、斑块面积、体积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0.05);治疗前后颈总动脉IMT、斑块面积、体积差值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平肝潜阳化痰祛瘀法能干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及体积的进展,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