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极固宁与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两种脱敏药物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的堵塞作用,为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新拔除的第三磨牙84颗,制备成牙本质过敏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极固宁组(n=24)、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组(n=24)、联合应用组(n=24)。从涂布脱敏药物的3组中各随机抽取12个样本进行刷牙实验。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堵塞情况,并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完全开放,极固宁、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联合应用组均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联合应用组封闭效果最佳。经过刷牙实验联合应用组的封闭效果仍是最好的。结论:脱敏剂的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抗磨耗性。
简介:瓷贴面修复体要比冠或高嵌体等其他修复体薄得多。在03~15mm的范围内,临床医师很难进行理想的基牙预备,同时口腔技师也很难随心所欲地制作出理想的形态。对于预备的牙来说,保留牙釉质的优点和不伤害原则提示尽可能少地去除牙体组织有利于保持基牙的健康,维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维护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在临床医师为了达到美观效果所需进行的牙体预备和牙科的微创原则之间必须有一个平衡。在瓷贴面修复的时候,瓷层可能存在的厚薄差异,将会造成一系列美学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在粘结时纠正,患者还是会很清晰地看出这些问题。这里我们列出一些临床病例来说明这类问题。
简介:患者,女,24岁.主诉:“上下牙突,影响美观”求治.诉有口呼吸不良习惯史.无外伤史、正畸治疗及拔牙史.全身状况较好,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其父类似错(牙合).一、临床检查1.面部检查:正面观左右基本对称,微笑像时露龈2mm;侧貌凸面型,颏部明显后缩,开唇露齿,面下1/3较长.2.口内情况:恒牙(牙合),双侧磨牙中性关系,尖牙起始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约2mm,覆盖约3mm.上颌中线基本居中,下颌中线左偏约0.5mm.上下牙列排列基本整齐.扁桃体正常.3.关节检查:开口度正常,开口型右偏,双侧颞下颌关节区无压痛,偶有弹响.
简介:目的比较使用种植支抗主动压低后牙与否对成人高角病例的垂直向控制效果。方法回顾52例成人高角拔牙病例,根据治疗经历分为种植支抗主动压低上后牙组(25例),种植支抗非主动压低上后牙组(27例),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对比头影测量中各项垂直向指标的变化量。结果主动压低组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0.39°,上颌第一磨牙被压低0.99mm;非主动压低组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0.18°,上颌第二磨牙被压低0.47mm;两组间各垂直向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角病例治疗中,无论种植支抗主动压低与否均可使垂直向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主动压低对于垂直向控制效果的改变并不显著优于非主动压低组。
简介:目的明确Ⅱ类颌间牵引对成人高角拔牙病例牙颌面垂直向的影响.方法收集194例高角成人正畸拔牙病例,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的主要垂直向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正畸支抗类型和是否悬挂Ⅱ类牵引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传统支抗不牵引组22人,传统支抗牵引组91人,种植支抗不牵引组35人,种植支抗牵引组46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传统支抗两组间和种植支抗两组间治疗后牙颌面垂直向变化的差异.结果传统支抗牵引组MP-SN增大(0.5±1.3)°,PP-MP增大(0.2±1.5)°;传统支抗不牵引组MP-SN减小(0.2±1.6)°,PP-MP减小(0.5±1.6)°.这两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种植支抗两组患者各垂直向指标变化均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结论传统支抗高角拔牙病例中Ⅱ类牵引的使用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垂直向开大.而种植体支抗高角拔牙病例中,Ⅱ类牵引的使用并不能显著改变牙颌面的垂直向高度.
简介:目的探索以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对高角拔牙病例进行后牙垂直向控制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例矢状骨面型Ⅰ类或Ⅱ类的高角拔牙病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于第一、第二磨牙间颊侧植入MAS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对磨牙实施持续轻力压低,同时微螺钉也作为矢状向支抗结合滑动法回收前牙。结果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磨牙平均压低2.27mm;MP/SN角平均减小2.8°,SNPo角平均增加1.34°;面角(NsPos/FH)角平均增加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能够为高角拔牙病例提供有效的后牙垂直向控制,患者软组织侧貌显著改善。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在酸性条件下生存的耐酸能力。方法:体外培养从老年人高龋患者、无龋者牙菌斑中分离的101种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株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检测菌株在不同的pH条件下的耐酸能力。结果:老年人高龋患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明显高于无龋组,与国际参考菌株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研究发现,在老年人高龋患者同一个体的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的高致龋性,与其携带有耐酸能力强的菌株关系密切。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不同年龄组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厚度、骨开窗及骨开裂等根周牙槽骨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骨性Ⅱ类高角患者46例,其中青少年组26例,年龄(12.9±1.2)岁;成人组20例,年龄(22.3±3.2)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拍摄的CBCT三维影像数据,独立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U检验(偏态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右侧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及厚度特征,卡方检验两组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结果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唇舌(腭)侧牙槽骨附着高度低于青少年患者(P<0.05);成人组切牙区唇舌(腭)侧釉牙骨质界下2mm处及根尖部牙槽骨厚度薄于青少年组(P<0.05);成人组切牙区唇舌(腭)侧牙槽骨面积少于青少年组(P<0.05)。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正畸治疗前切牙区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2.50%;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3.37%和14.90%;成人组切牙区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组(χ^2骨开窗=6.794,P骨开窗=0.009;χ^2骨开裂=16.030,P骨开裂<0.001)。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根周牙槽骨量少于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患者。
简介:目的:探讨ADAM9、ADAM10基因沉默对腺样囊性癌高转移潜能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5例腺样囊性癌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组织中ADAM9、ADAM10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NA干扰方法抑制腺样囊性癌高转移潜能细胞系ACC-M、SACC-LM中ADAM9、ADAM10基因的表达,检测该基因沉默后对肿瘤细胞周期及体外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ADAM9、ADAM10蛋白在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比在原发灶组织中显著增高(P〈0.05);ADAM9、ADAM10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肿瘤细胞出现S期阻滞;并且ADAM9、ADAM10基因沉默后,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1)。结论:ADAM9和ADAM10基因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转移有关。ADAM9、ADAM10基因沉默可改变腺样囊性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侵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
简介:目的探讨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个性化舌侧系统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Brace个性化舌侧系统进行矫治,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于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的腭侧牙槽骨植入微种植体,植入高度距牙槽嵴顶约6mm。在侧切牙远中的弓丝上安放高度为6mm的高牵引钩,微种植体与牵引钩间加力进行前牙的内收治疗。在正畸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将两次头影测量的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8例患者矫治结束后,磨牙和尖牙关系中性,覆覆盖正常。头影测量结果显示SN-OP(°)增大、U1-SN(°)、U1-PP(°)、U1-NA(mm)、L1-NB(mm)、L1-MP(mm)、OB(mm)减小,U1-L1(°)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个性化舌侧系统可以内收前牙,改善硬组织突度,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是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