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79例子宫肌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即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组(即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组病患有40例,而开腹手术组病患有3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与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手术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对比后可知,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腹腔镜手术组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言,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有着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以下简称“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周边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7-2012年共90例手术治疗的周边型肺癌患者,按实际手术方式分为两组,VATS组的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除33例,肺樊形切除10例;传统组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除26例,传统开胸肺樊形切除21组。对两组患者清除淋巴结个数、术后并发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止痛药用量、住院费用、生活质量和1、3、5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对比。随访的内容结果应分列各统计项内容。结论VATS手术安全、有效,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病人痛苦少,住院时间短,1年及3年生存率与传统开胸手术无异,5年生存率数时较小,尚有待于观察。其缺点是费用相对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0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所需要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急性行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进行临床比较,A组为ST段回落良好组(回降率≥50%),B组为ST段回落不良组(回降率<50%)。比较A、B两组预后情况。结果A组190例(61.29%),B组120例(38.70%)。随访3年,A组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比例低于B组,B组在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对危险度较高为45.1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程度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伤椎单节段(A组)与跨伤椎短节段(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伤椎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