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上世纪50年代初期,设立居民委员会的目的在于将无工作单位的居民组织起来而管理本居住区域内的公共事务,立法遂将其明确定性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然而,因我国行政机关设至于街道上,大量的城镇基层行政事务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现实中往往委托居民委员会代为行政,遂具有了行政化特性,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居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事务越来越多,行政化特色愈加严重,同时,城镇基层社会中又出现了诸多团体组织,且均管理原来的部分公共事务,此种情形必然与其形成了冲突,为此,我国又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社区建设。当然,社区建设中不仅设立了独立承担行政事务的社区工作站,又以居民个人和团体组织为基础而构建了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委员会,此实践经验往往有效避免了居民委员会的弊端,值得未来立法借鉴。
简介:<正>建国50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不发达和实行高度集中、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来的首要特征是:收入水平低、平均主义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全面而深入地取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与此同时,中国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发生并继续发生着一系列重大变化。当前,不仅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而且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对这种变化进行研究,对中国正确调整和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一、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性判断标准中国居民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到底合理还是不合理?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合理性判断标准。我们认为,判断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的标准应包括: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一)定性标准。判断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首先必须根据定性标准,进行定性分析。
简介:文章以甘肃省为个案,基于甘肃省579住城镇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对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消费偏好及消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考察。研究表明: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观念还较为保守,奉行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认为旅游消费可有可无,消费意愿不够强烈,出游频数相对较低,年均旅游消费支出较为有限,偏好与亲友结伴出游,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出游目的主要以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为主,出游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为火车和汽车,亲友介绍是其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及旅游产品价格是影响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