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5月14日-18日,"河北活动周"在上海世博会盛装登场。19项来自燕赵大地的河北民间工艺以巧夺天工的展品、炉火纯青的技艺展现出文化大省的雄厚实力。庆典广场文艺演出"京畿神韵·多彩河北"、踩街巡游表演"京畿神韵·激情河北"、宝钢大舞台杂技主题文艺演出"京畿神韵·魅力河北"、世博会河北民间工艺展示"京畿神韵·神奇河北"等四大主题文化展演活动,令无数国内外观众倾倒。
简介:《上海文艺之一瞥》是鲁迅的一次重要演讲,有鲁迅研究专家将其视为鲁迅最重要的两次学术演讲之一。①尤其是这篇作品因激化了鲁迅与创造社的矛盾而格外引人关注。令人费解的是,对于这一极为熟稔、极为看重、经常引用的名篇,几乎没有人做过认真的、专门的研究②。
简介:胡导(原名:胡道祚,1915年生),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剧的四小导演之一。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惟一一位获上海戏剧学院终身荣誉称号的人。85岁拜孙女为师学电脑,87岁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戏剧表演学》,90岁出版《戏剧导演技巧学》。如今仍然每天笔耕不已。
简介:曾旅居美国的艺术家张洹于2010年2月5日至26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个展《创世纪》。张洹的作品曾在威尼斯双年展、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双年展、美国亚洲协会、温哥华美术馆等许多重要国际双年展和美术馆展出,并被世界各大现代美术馆广泛收藏。
简介:“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每当人们唱起这首嘹亮优美的歌曲,就会想到那英姿飒爽的红色娘子军.想起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海南省琼海市——“博鳖亚洲论坛”常设会址。近年来,琼海市委.市政府把抓党风廉政建设与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侨乡优势.锐意进取,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个年轻、美丽、文明的城市越来越涣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海南岛东海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简介:摘要虹影在家中是以"私生女"的身份而存在的,18岁以前的痛苦回忆对她影响很深,这直接导致了她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同她本人一样,具有卑贱的出身、苦难的经历,这些也构成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调。本文旨在以虹影作品《上海之死》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的少女形象作为切入点,分析作品中有关少女形象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手法,将少女形象置于历史、战争等恶劣生存环境的阴霾下进行研究。
简介:正潇潇暮雨作新秋,西风动江城。对当窗明烛,匡床碎语,浊醑深擎。别绪丝丝未理,津鼓促征程。帘外飞鸿过,寒阵初惊。姜被当年重认,渺故园一角,梦委荒荆。问天涯投老,踪迹几回并?望长安、浮云千态;幻海波、愁蔽晚山青。伤高泪,劝须臾忍,休洒新亭。
简介:歌剧《浮士德》是根据歌德的同名诗剧改编的古典歌剧,作者是法国的古诺(1818—1893),据说此公还是一位神学专家,今天梵蒂岗的国歌,便出自于他的手笔。在艺术成就上,他还无法和许多古典大家相比,算不上是顶尖级的作曲家,但他的歌剧,还是颇有造诣的,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便是《浮士德》。(《浮士德》初演是在1859年,是我们的咸丰年间,那时中国的京剧还仅仅具有雏形,实在无法和西洋音乐相比。)
简介:
简介: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沦陷区大型期刊《杂志》上有一场关于“‘新文艺’笔法”的讨论。这场讨论历时一年多,参与的文人众多,《杂志》特别组织了两期特辑来发表有关“‘新文艺’笔法”的讨论。这场讨论是上海沦陷区最有影响且意义最为深远的讨论之一。因为它是在日据时期对新文学的流弊所做的最为深刻的历史反思,讨论中作家们积极探讨在战争状态下如何批判地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创建具有民族风格的、大众化的新文学,从而更好地与日伪的文化奴化政策相抗衡。
简介:上海博物馆绘画馆不久前更换了展品,从库房里一共拿出200余件历代绘画珍品,其中包括王诜《烟江叠嶂图》、梁楷《八高僧图》等,使观众有机会亲眼一睹那些难得一见的名画真迹。
简介:编者按:2000年10月8日至11日由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人民政府、上海师范大学和江苏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召开了"上海近代小说暨陆士谔国际研讨会".本刊特辟专栏在收到的会议论文中择登一部分以飨读者,由于论文较多,将分期刊载.
简介:经广大读者投票,《乡村斯巴达》、《梅花迷影》波评为2012年第2期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一等奖(奖金300元):任纪海:河南固始县裴秀荣:吉林公主岭市
简介:对鲁迅而言,上海不仅是他生命十年的栖身之所,也是他情感体验和思想鏖战的最后阵营。上海十年发生在鲁迅思想领域的斗争最为峻切和激烈,鲁迅在上海十年的文化姿态和境遇也最有意味。鲁迅一方面“在而不属于”,在生活和情感上抗拒融入上海,不间断地在海上“漂流”。同时也以“横站”的姿态迎击各路的“围剿”,针砭时弊以及沉渣泛起的封建余毒,发表入于心史的战斗篇章,矢志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创生于独属于鲁迅的“思想的市场”,
简介:2010年2月9日,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第一次推出周铁海的个展:《甜品》。周铁海自2005年开始关注法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尤其是甜品文化——他发现其正巧拥有当代艺术急需的某种智慧与手法,次年他便开始创作《甜品》系列。
简介:<正>《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袁进《商品化与近代上海文学》一文中指出:近代上海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最早全面商品化的,商品化的趋势最终席卷了中国近现代文学。毫无疑问,商品化为近代上海文学的发展带来了解放,削弱了传统的束缚,但同时也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限制。考察这段历史,我们或许可以明确一个道
风从太行来——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开幕侧记
《上海文艺之一瞥》的谜团及其国外版本
抗战时期的上海话剧——访胡导
上海美术馆举行张洹个展《创世纪》
万泉河畔清风扬——海南省琼海市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纪实
论虹影《上海之死》中的叙事技巧与少女形象
甘州·舍弟仲由于役幽燕,道经上海,信宿而别
此曲只应天上有——在上海大剧院看歌剧《浮士德》
我对散文现状的几点看法——在上海大学的演讲
上海沦陷区“新文艺腔”讨论的史料钩沉
《上海故事》2013年第5期读者“月月评”获奖名单
《上海故事》2010年第10期读者“月月评”获奖名单
《上海故事》2012年第10期读者“月月评”获奖名单
上海博物馆更换展品200件历代绘画珍品现世
上海近代小说暨陆世谔国际研讨会综述
《上海故事》2013年第2期读者“月月评”获奖名单
《上海故事》2012年第2期读者“月月评”获奖名单
“内战”与“横站”——鲁迅上海十年的境遇及姿态
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周铁海的个展《甜品》
全面商品化给近代上海文学发展带来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