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有效消融模式。方法观察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永久化肝细胞LO2经高温处理后的形态变化,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其增殖能力。收集47℃处理后仍然存活的HepG2细胞(ΔHepG2细胞)和LO2细胞(ΔLO2细胞),行二次高温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其增殖能力。在离体猪肝的不同位置进行消融,比较超声声像图汽化区与肉眼观消融灶的一致性,观察声像图汽化区各区域的温度。结果水浴加热至50℃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HepG2和LO2细胞的贴壁细胞数目愈来愈少,且逐渐失去正常细胞形态。水浴加热至50℃及以上后,HepG2、LO2、ΔHepG2和ΔLO2细胞的细胞增殖率降低,与37℃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对细胞产生不可逆性损伤。声像图中汽化区横径与肉眼观消融灶横径较为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射频消融9 min时,超声图像上高回声团边缘及其内部猪肝组织温度均≥53℃,为有效消融时间。结论初始功率200 W、目标温度105℃,当有效消融时间持续9 min以上时,超声声像图汽化区内的肝癌细胞均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 标签: 癌,肝细胞 射频消融 高温 体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能否致肾萎缩。方法对12例肾萎缩的患者者,以回顾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能否致肾脏萎缩。结果肾结石患者在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病例选择。结论肾结石患者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是目前最快,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优于其他治疗方法、但是能否致肾脏萎缩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肾萎缩 体外冲击波 碎石
  • 简介:研究显示CPB中心肌产生释放促炎因子TNF-α、IL-6、IL-8,发现常温CPB中TNF-α、IL-1β、,可以在低温CPB中减少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水平

  • 标签: 全身炎症 反应综合征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筛选乌药胃漂浮片的处方,并评价其漂浮性能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片剂处方进行筛选与优化,制备乌药胃漂浮片,测定其漂浮性能与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优化的处方工艺为:乌药提取物-HPMCK15M-十八醇-碳酸氢钠-PVPK30-MCC=25%∶30%∶5%∶15%∶5%∶20%。乌药胃漂浮片的释放对零级释放模型拟合最好,其次为Peppas,且0.45〈n〈0.89,说明其释药机制为非Fikc扩散,是扩散与溶蚀并存。结论乌药漂浮片具有良好漂浮性能和释药特征并且制备工艺简单。

  • 标签: 乌药 胃漂浮片 制备工艺 体外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接受IVF-ET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自愿配合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则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上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理护理组在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上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相当的情况下,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值得借鉴。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心理护理 妊娠率 优质胚胎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快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的体外引流装置。方法随机将60例需要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组,14号或16号硅胶管连接引流袋,改进组为14号或16号硅胶管,连接一次性无菌输血器,一次性空输液瓶,挂上网袋,空输液瓶放在网袋里。结果改进组更无菌、密闭,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便医生操作及护士护理。结论改进组方法简单,取材方便,值得在基层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碎石术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865例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术病人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与指导。结果定期回访,碎石后排石率达95%以上。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术病人平均结石排净时间,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体外碎石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高频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我院所收治的各种肿瘤患者,对其行体外高频热疗,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等。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未出现皮肤灼伤、出血、空腔脏器穿孔等并发症,临床常规生化检测显示患者无明显改变。结论体外高频热疗法治疗肿瘤具高效、安全等特征,可有效改善肿瘤内科患者病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体外高频热疗 肿瘤内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体外循环广泛地被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血管疾病等手术采用,它能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氧供及重要脏器的血流供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体外循环 术中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的心理护理。方法对569例碎石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所有病人配合手术,术程顺利。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体外震波碎石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 标签: 体外震波碎石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ESLM患者的护理,我们应做到重视健康教育,树立患者排石的信心。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心理护理、清洁肠道、完善相关检查等。术后需注意观察尿液的变化,嘱患者多饮水、加强运动等措施,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 标签: 体外碎石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连续进行该手术10例,包括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微创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常规行食道超声检查,并应用洗血球机行自体血液回收。转机前半量肝素化(200-240IU/kg),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clottingtime,ACT)在300秒以上。转机期间谨防进气,适当补液,维持合适的血容量和体外循环流量。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无死亡。体外循环时间(93.7±19.9)min,阻断时间(54.8±18.5)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5.7)h,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停留时间(39.3±19.4)h,24小时胸管引流量(424±156.2)mL。围术期仅1例输入血制品,为浓缩红细胞2单位。结论掌握微创体外循环的方法和原理,加强容量管理和体循环阻力的调控,谨防进气,是麻醉处理的关键。

  • 标签: 微创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体外循环时出现凝血的原因,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将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5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对数据库资料进行调选录入符合要求的 71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操作分析,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出现凝血的状况,记录所有患者的发生原因,并根据患者的凝血因素探究合理的护理方案。 结果:在本次实验结果中,71例患者中共有 9例患者出现凝血现象,发生率为 12.68%,其中凝血原因包括:血流量不足、高凝状态、肝素量不足、操作不当。结论:体外循环凝血是血液透析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开展针对性的护理,了解患者的危险因素,能够保证护理工作更为顺利的完成,对患者的血液透析顺利进行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 凝血 因素分析 护理方案
  • 简介:目的评价巴洛沙星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巴洛沙星对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与有关抗菌药进行比较;测定巴洛沙星的杀菌作用,观察巴洛沙星的抗菌活性影。结果巴洛沙星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具广谱抗菌活性,尤其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活性优于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巴洛沙星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MBC与MIC相一致,在体外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结论巴洛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强,临床应用前景好。

  • 标签: 巴洛沙星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活性 琼脂稀释法
  • 简介:目的:研究紫菊清热片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平皿法和液体稀释法对紫菊清热片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研究。结果:紫菊清热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紫菊清热片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 标签: 紫菊清热片 药效学 菌株 体外抗菌实验
  • 简介:摘要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救治仍以内科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仍待进一步提高,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手段,使患者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患者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通过归纳ECMO治疗过程中各类护理方法和措施,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参考。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