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呼吸机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184例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神经内科急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经相应的呼吸机综合护理干预后,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对较短时间内症状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神经内科急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病患在临床护理干预期间加强风险控制、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及实际价值。方法 本实验的研究周期是2022.5-20235,整理出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急危重症病患50例,根据其护理干预方式的差异性,对其科学分组,即:对照组(基础重症护理,25例)与研究组(基础重症护理+护理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25例),接下来比较2组发生坠床、血栓、褥疮、意外性拔管等不良事件率,同时还需要对比2组由于用药错误、院内感染、护理文书编撰不标准、病情监测延误等引起的护理纠纷率;对比2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针对病患的不良事件率、护理纠纷率等来说,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针对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来说,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之间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的临床护理干预中,其出现褥疮、坠床、血栓、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概率、护理纠纷率等偏高一些,所以在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地控制,而且还需要逐步提高护理力度,对其加强安全管理,方可最大化地降低临床护理风险,帮助病患减轻压力,促使急危重症病患的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性提升,这对于提高病患的满意度、降低医护患纠纷率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72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休克;精准判断,有效镇痛;安全转运,避免二次损伤;卧床制动期间皮肤精细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胸廓损伤后的肺部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5.83%。所有患者转运过程中均未发生主动脉破裂或骨折部位移位,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肺不张患者:1例入院时病危,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不能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4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1例术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因肢体护具固定骨折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结论重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维持稳定、精准镇痛、安全转运、皮肤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胸部损伤后的肺部护理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72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休克;精准判断,有效镇痛;安全转运,避免二次损伤;卧床制动期间皮肤精细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胸廓损伤后的肺部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5.83%。所有患者转运过程中均未发生主动脉破裂或骨折部位移位,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肺不张患者:1例入院时病危,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不能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4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1例术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因肢体护具固定骨折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结论重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维持稳定、精准镇痛、安全转运、皮肤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胸部损伤后的肺部护理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术后也会存在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肢体障碍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重症患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升,患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残疾率居高不下。为了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语言能力,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常在术后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于重症患者而言,对其实施早起康复护理干预,是以各患者不同的情况作为指导,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相关研究指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100例重症患者为例开展探究。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3—6月选取厦门学院2016级4年制护理本科生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中开展高仿真模拟教学,采用Jeffries模拟教学设计量表(SDS)和小组开放式访谈评价学习效果。结果56名学生模拟教学自信心得分(3.80±0.80)分、满意度(4.00±0.62)分。小组访谈显示学生直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情境中,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模拟中的操作失误,引发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结论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中采用高仿真模拟教学可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满意度高,具有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危重症护理纠纷常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本院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一般数据进行分析,再将其中82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并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尾号为单数的患者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实施防范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73%,和实验组的95.12%相比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探究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的缺乏、药品配伍的不熟悉、自身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及文件记录的不及时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分别占总比的3.75%、13.75%、7.50%和8.75%。结论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的缺乏、药品配伍的不熟悉、自身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及文件记录的不及时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风险因素,故在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强化培训力度,以减少相关的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