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着重探讨了药物稳定性测试中的关键分析技术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药物的稳定性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确保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是药物开发和质量保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这两种主要的分析技术,并讨论了它们在药物稳定性测试中的应用。此外,本研究还概述了稳定性测试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协议,强调了数据分析方法在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中的重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患者 82 例作为样本,其中心脏急症 36 例、稳定性冠心病 46 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发作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简介:目的建立抗病毒软胶囊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用此方法对抗病毒软胶囊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黄芩苷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2:58:0.2),色谱柱:ODS柱(200×4.6mm,5μm),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绿原酸流动相:乙腈-0.4%磷酸(10:90),色谱柱:ODS柱(200×4.6mm,5μm),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7nm。稳定性研究采用加速试验法。结果黄芩苷进样浓度在0.1188~0.7128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绿原酸进样浓度在10.08~50.4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黄芩苷的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0.68%,绿原酸的加样回收率为101.0%,RSD=1.57%。自制抗病毒软胶囊经过三个月加速实验,黄芩苷和绿原酸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HPLC法能很好地分离检测抗病毒软胶囊中的黄苓苷和绿原酸,可用于黄苓和金银花原料及制剂的含量测定;自制抗病毒软胶囊的稳定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养心汤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心内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冠心病基础西药口服,观察组加用养心汤,共治疗4w,复查心电图,并评价患者心绞痛症状。结果两组患者胸痛症状及心电图情况均明显好转,证明上述治疗都有效,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好,P<0.05。结论养心汤对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确凿,适合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存放在15~25 ℃不同时间的质量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支原体肉汤、支原体半流体、精氨酸支原体肉汤、精氨酸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灭菌后在15~25 ℃存放0、21、35、49、70 d,检测各时段4种培养基的外观、pH值和灵敏度,综合分析3个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引起变化的因素。结果4种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的3个质量指标相互作用,均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变化;存放21 d内,支原体肉汤和半流体培养基内环境变化最剧烈,颜色变化明显,pH下降较快;存放35 d内,4种培养基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不同稀释度的对应支原体生长管数均达到接种管数的2/3或以上。结论4种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在15~25 ℃存放35 d,质量符合标准;存放过程中,分装容器的密封性决定溶于培养基的空气总量,进而影响培养基的质量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行腰椎融合手术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训练组行术后核心稳定性训练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训练组术后2、4、12、24周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术后第12、24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腰椎融合术后的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黄花蒿花粉变应性小鼠鼻炎模型维持稳定的激发条件。方法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选用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物为致敏蛋白质,于1 d、4 d、7 d对每只小鼠皮下注射0.1 ml的以Art a1计浓度为20 μg/ml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液。致敏结束后停息1周,用以Art a1计浓度为500 μg/ml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液对小鼠进行首次滴鼻激发,每鼻孔10 μl。将模型组分为3组分别连续激发7 d、10 d、14 d,每隔4周再激发7 d,探索首次激发时间。空白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进行免疫和滴鼻激发。造模后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和鼻部病理学变化,检测致敏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变化。确定最佳首次滴鼻激发周期后,进一步比较不同激发频次对致敏效果的影响。结果抗原首次激发后,10 d组小鼠过敏症状明显高于7 d和14 d组,且10 d和14 d组小鼠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明显高于7 d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二次激发后3个模型组小鼠组仍维持明显过敏症状;鼻部均有明显的上皮细胞增生、鼻甲肿大、炎细胞增多等病理变化;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均显著增高;抗原特异性IL-4和IL-6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其中10 d和14 d组高于7 d组。不同激发频次对过敏模型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每隔2周激发一次的致敏小鼠过敏症状以及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每隔4周激发的小鼠。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首次抗原激发时间以及不同激发频次对黄花蒿致敏小鼠模型的影响,最终优化了过敏小鼠评价模型建立的参数,为脱敏治疗药物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