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所谓类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术语中的特定名词,指某一类药理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具有相同的一种或一类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第11、24和3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对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行了警示,并指出该药禁用于糖尿病患者;同时还指出,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糖紊乱也有报告。由此引出“血糖紊乱是否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类反应”的话题。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CTV)在下肢血管损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下肢血管损伤MSCTA/CTV造影检查资料。采用增强后容积扫描,速度优先模式。延迟时间动脉期为30s~35s,静脉期为120~150s。图像传至AW4.0工作站,使用4种后处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结果经MSCTA/CTV检查,诊断为单纯动脉损伤者10例,其中股动脉11例,髂外动脉2例,动、静脉同时损伤者2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1例,髂外血管动静脉瘘1例;因肌肉软组织血肿压迫导致血管狭窄,闭塞者17例。结论MSCTA/CTV能较好地显示下肢血管病变的解剖细节,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是下肢血管损伤性疾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甲钴胺对脑小血管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60例脑小血管病(SVD)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则为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DAS-cog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ADAS-cog评分下降,且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ADAS-cog评分则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而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ADAS-cog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叶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脑小血管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要让主体是东西流向的水跨越千里从南方引到北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哪里来钱保证如此浩大的工程运转?工程中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如何破解?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工程规划总投资5000亿元,工期40年至50年。工程规划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部分,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这“四横三纵”,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远距离、跨流域、跨省市水利工程。南方的水是如何跨越千里来到北方的?从哪里来钱保证如此浩大的工程运转?工程中要面对哪些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头颈部血管斑块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2014年150例因脑血管疾患及头颈部症状出现作头颈部CTA检查资料。结果正常18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32例;颈总动脉斑块56例;颈动脉分叉处斑块85例;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5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斑块103例,椎动脉起始部斑块23例,椎动脉上段斑块34例,颅内动脉瘤2例。由于部分患者出现多处血管斑块,以上数据只是依据斑块出现的部位来统计的。结论128层螺旋CTA能显示头颈部血管斑块、对临床评估头颈部血管狭窄情况有重要价值。在临床工作中,CTA检查通常需要与DSA检查相结合使用,用DSA检查来进一步评估诊断。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数字与双能量两种减影血管成像(computer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行头颅CTA检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8例,对照组行双能量减影CTA技术,观察组行常规数字减影CTA技术,比较两组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减影成功率为17例(94.44%),对照组减影成功率为18例(100%),两组减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低于观察组,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双源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优于数字减影CTA技术,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血管瘤婴儿行磁共振三维动态血管成像时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便于为此类婴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血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婴儿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管瘤婴儿行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检查时,通过对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让其早日出院,而且还可以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