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的预防性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9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手外伤患者满意率;术后手功能改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手部疼痛程度、手功能评分;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外伤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手功能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手部疼痛程度、手功能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手部疼痛程度、手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手外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手功能和缓解疼痛,降低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转核桃”联合普通针灸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92人,其中观察组人接受“手转核桃”法联合普通针灸治疗,对照组47人接受单纯普通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FMA评分和BI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P<0.05)。结论“手转核桃”法联合普通针灸治疗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学指标,有利于患者手功能恢复,较单纯针灸治疗组疗效更好。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皮瓣修复护理对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手功能改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期间的60例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皮瓣修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的手部皮瓣恢复的优良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组间存在差异。结论:对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实施皮瓣修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部皮瓣恢复情况,从而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局部邻近皮瓣手深度烧伤创面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表法,从2019.1-202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深度烧伤患者中,随机抽样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即对照组患者(选择远位皮瓣)与观察组患者(选择局部邻近皮瓣)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局部邻近皮瓣对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整形外科手术,可减少瘢痕形成,促使患者的手功能恢复,取得较为理想的预后效果,可提高临床应用频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作业治疗对不同等级手功能脑瘫儿童精细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不同等级手功能脑瘫儿童30例展开调查,按照治疗形式随机分组,对其中15例施行运动+言语+引导教育的基本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对另外15例施行运动+言语+引导教育+作业的全面治疗,称之为观察组,经MACS手功能分级,构建八个日常场景对患儿的手部功能等级展开划分;采取FMFM精细运动评估,对患儿视觉追踪、上肢关节活动、手眼协调、抓握、操作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MACS手功能分级中Ⅰ、Ⅱ级的例数偏多,对照组Ⅳ、Ⅴ级的例数偏多;观察组患儿FMFM精细运动评估中的各个项目分值均偏高,(P
简介:【摘要】 目的:研析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恢复中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纳入时段2020年5月-2021年9月,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对以上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回顾,按不同的康复形式进行分析,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40例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基于此,40例增加康复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就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恢复效果、上肢屈肌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恢复效果相比,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恢复效果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而且观察组肩内旋肌、屈肘肌、腕屈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BI评分、NIHS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且前者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后者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 目的:研析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恢复中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纳入时段2020年5月-2021年9月,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对以上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回顾,按不同的康复形式进行分析,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40例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基于此,40例增加康复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就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恢复效果、上肢屈肌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恢复效果相比,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恢复效果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而且观察组肩内旋肌、屈肘肌、腕屈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BI评分、NIHS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且前者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后者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太极云手在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 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情况下,予以太极云手练习。治疗结束后,执行Fugl-Meyer量表的上肢部分评估(FMA-UE)、简易上肢功能检测量表(STEF)评分,并使用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来测定肘关节的位置感知误差角度。以此观察两组的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观察组在FMA-UE和STEF评估中的得分明显超过对照组,并且在肘关节位置觉的准确性方面显示出较小的误差角度。这些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极云手练习对上肢的本体感觉重塑有积极影响,能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并增强动作协调性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AD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外伤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可显著提高手部功能恢复效果,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西省某大型煤矿企业煤尘危害分级及肺功能损害的状况。方法于2019年1~6月,选择山西省某大型煤矿企业接触煤尘的51个生产岗位及598名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煤尘(呼尘)样品并检测,计算煤尘的危害分级指数,将接触煤尘(呼尘)的作业岗位划分为相对无害组、轻度、中度和重度危害组。各组工人测定第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值,并以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煤尘(呼尘)危害等级与肺功能之间关系。结果研究对象中岗位中共有13个岗位环境煤尘(呼尘)浓度超标(25.5%),肺功能异常者共168名(34.78%)。与相对无害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危害煤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构成比均较高(P<0.05),轻度、中度、重度危害煤尘作业人员的FEV1、FVC、FEV1/FVC值均较低(P<0.05)。煤尘(呼尘)等级与FEV1、FVC、FEV1/FVC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要关注相对无害和轻度危害煤尘岗位的监督管理。FVC可能是接触煤尘敏感的肺功能指标之一。
简介:目的研究肝硬化CT分级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均采用肝脏双期增强CT扫描,手术前均进行肝硬化CT分级,同时和术后肝功能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生存时间等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CT分级Ⅰ、Ⅱ、Ⅲ、Ⅳ之间肿瘤供血丰富型比率分别为100%、86.36%、78.57%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分级Ⅰ、Ⅱ、Ⅲ、Ⅳ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2个月、15个月、5个月和2个月。Ⅰ、Ⅱ级合并,同时与Ⅲ级和Ⅳ级进行差异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CT分级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对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和预后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渐进式分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9月-2022.9月我院收治的12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渐进式分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下肢FA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渐进式分级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吞咽功能评定及误吸风险分级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8年1—12月住院的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住院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功能障碍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动态吞咽功能评定及误吸风险分级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共6周。比较两组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及误吸风险等级、吞咽障碍指数问卷(DHI)评分、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185例患者中,3例未完成全部训练被剔除,最终对照组83例,观察组99例。对照组干预后的SSA评分和DHI中的误吸症状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SA评分、DH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误吸风险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43,P<0.001);观察组的误吸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3.13%(13/99)和7.07%(7/99),对照组的误吸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5.30%(21/83)和18.07%(1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态吞咽功能评定及误吸风险分级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蓬勃发展,化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化工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成为影响化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稳定高效的化工设备是化工企业生产和发展所必须的硬件条件,化工设备不仅要与生产需求相适应,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化工设备主要由动设备和静设备组成,动设备是指具有动力源的设备,例如传动部件、泵、压缩机等,静设备是指不包含动力源的设备,如反应器、冷却塔、储藏罐、锅炉、换热器等,长时间的生产运行和恶劣的生产环境,导致化工静设备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提高化工静设备出勤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就必须对化工静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