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瘫行神经苷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5年3月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儿脑瘫患儿80例作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神经苷酯疗法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疾病缓解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脑瘫患儿行神经苷酯疗法作用突出,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节苷酯 小儿脑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苷脂的药理作用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溶栓禁忌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苷脂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苷脂的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药理作用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苷脂治疗幼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苷脂治疗,1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9%和67.57%,(χ2=6.773,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发育商均提高(t观察组=14.923,t对照组=5.937,P<0.05),但观察组患儿改善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6,P<0.05).结论神经苷脂能促进脑瘫患儿临床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地控制脑损伤进一步加重,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脑瘫 幼儿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神经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神经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7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6例,脑干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癎,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显微手术全切5例,大部切除3例,放、化疗4例.随访3个月~5年,7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复发.结论神经细胞胶质瘤呈相对良性过程,癫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手术全切;对有术后残留或间变者可给予放、化疗,预后相对良好.

  • 标签: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临床特征 影像学检查 显微神经外科 癫痫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并不常见,而巨大囊性嗜铬细胞瘤更为少见,是嗜铬细胞瘤的一个亚组,大部分因为肿瘤坏死和出血过程形成囊性,极少为真囊肿。因为大部分儿茶酚胺在肿瘤内代谢或储存,当肿瘤发生囊性退变时,儿茶酚胺生成减少或储存在胞膜下,不易释放入血,导致其缺乏典型嗜铬细胞瘤的常见症状,生化检查儿茶酚胺代谢产物阴性亦不少见,加之影像学表现多样,不易与其他腹腔或腹膜后占位鉴别,早期诊断极困难。本文就巨大囊性嗜铬细胞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治等方面综述其进展,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囊肿 诊治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瘤是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因其异常分泌释放的儿茶酚胺,疾病风险较高,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药物治疗选择尚存在争议。研究的不断深入表明其不同的分子亚型具有不同的致癌机制和治疗反应,并且已有多种相对应的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展现出了一定的治疗潜力。文章就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瘤的治疗现状、靶向药物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在视网膜组织三维立体培养系统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川芎嗪溶液,观察川芎嗪对视网膜神经细胞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组织三维立体培养系统,将1~3d新生远交群SD(SpragueDawley)大鼠视网膜切成0.5mm×0.5mm大小的视网膜组织,加入不同浓度(0.125、0.25、0.5、1.0g/L)川芎嗪溶液后,在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视网膜神经细胞轴突的生长情况,于加药后第3、6和9天记录再生轴突的数目及长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川芎嗪对视网膜神经细胞轴突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以0.5g/L浓度效果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视网膜神经细胞的轴突具有明显再生现象。结论一定剂量范围的川芎嗪可促进视网膜神经细胞轴突再生和伸长。(中国跟耳鼻喉科杂志,2009,9:86—88)

  • 标签: 轴突 再生 视网膜 川芎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神经苷酯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年08月--2022年06月就诊于本院36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临床对象,按照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而设置观察小组,其中18例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另18例加用神经苷酯钠药物的患者纳入实验组。统计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副作用,治疗前后比较NGF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NGF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较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神经苷酯钠治疗的有效性更高,可促使神经功能重建,减轻脑功能损伤。

  • 标签: 颅脑损伤 神经节苷脂酯 神经生长因子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段性结肠神经细胞减少症的诊治经验及治疗效果,探讨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4例段性结肠神经细胞减少症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无胎便排出延迟,均于学龄期出现便秘、腹痛、腹胀及呕吐症状。1例患儿于当地医院进行部分横结肠切除术,但手术后症状仍未缓解;1例患儿因"肠梗阻"于当地医院进行回肠造瘘。4例患儿中有2例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良。所有患儿手术前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及下消化道造影,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肠壁多点全层活检。手术方式为结肠次全切除术。取切除的肠管近端、痉挛段及远端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钙视网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前检查可见所有患儿存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下消化道造影结果显示患儿结肠形态一致,充盈相及排出相均显示降结肠-乙状结肠管腔段性狭窄,近端横结肠明显扩张,移行段位于脾曲,远端直肠形态正常。患儿的肠道排钡缓慢,24 h后复查X线仍可见钡剂残留于扩张的横结肠中。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并顺利出院。切除的肠道组织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降结肠-乙状结肠狭窄段肠道肌间及黏膜下神经丛稀疏,神经丛内神经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部分神经细胞发育不良。随访时间分别为15个月,13个月,7个月及13个月,患儿术后便秘及腹痛症状消失,营养状况改善,体重由25.0 kg、25.5 kg、44.0 kg、20.0 kg分别增长至47.5 kg、31.5 kg、44.0 kg、22.0 kg。结论段性结肠神经细胞减少症患儿肠道病变范围的确认应结合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所示的肠道形态、肠壁多点全层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单纯切除病变段肠道即可获得满意的预后。

  • 标签: 结肠 节段性 神经节细胞减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实施耳针结合体针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3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并分别接受常规针刺以及耳针联合体针进行治疗,对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有效率,研究组(96.97%)高于对照组(7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耳针 体针 结合治疗 中风 肢体麻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寂型膀胱副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静寂型膀胱副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按膀胱副神经瘤完善血儿茶酚胺检查,动态血压检查。同时完善泌尿系CT平扫及增强扫描,膀胱镜检检查。明确定性、定位无功能副神经瘤后完善术前准备,泌尿外科评估手术风险后决定手术术式,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及术后病理免疫组化证实为膀胱副神经瘤。定期随访、复查相关指标。结论膀胱副神经瘤非常罕见,功能静寂型膀胱副神经瘤更为罕见,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发现膀胱占位改变时,血压正常的病人需考虑无功能膀胱副神经瘤的可能。围手术期应做好充分准备,手术方式应以膀胱部分切除为主,术后需定期随访。

  • 标签:
  • 作者: 郑飞 徐瑞 曾正陪 刘春雷 段艳华 程召平 孙青 刘群 王明华 韩鹏熙 王月兰 王建宁 黄文 郭晓红 杨晓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济南 25001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10073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济南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超声科,济南250014
  • 简介:摘要患者青年女性。以阵发性心悸、多汗、头痛、血压升高为表现,检测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类(MNs)水平增高,基因检测为琥珀酸脱氢酶亚基B(SDHB)错义突变,影像学检查发现由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供血的纵隔肿瘤(40 mm×38 mm),经充分药物准备后在体外循环下行肿瘤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心脏副神经瘤。患者术后3个月随诊复查血压、MNs正常,并对其家系进行了研究追随。

  • 标签: 副神经节瘤 心脏 SDHB基因 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颈静脉球一鼓室副神经瘤(glomusjugulare-tympanicumparaganlioma,,亦称颈静脉球瘤)包括颈静脉球体瘤和鼓室体瘤。前者来源于颈静脉球拱部球体,后者来源于鼓岬黏膜下鼓室神经丛,均起源于副神经,称为副神经瘤(简称副瘤)。副神经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神经嵴细胞分化、聚集后形成的一组对体内血氧、二氧化碳分压和pH非常敏感的化学感受器,能合成、储存和分泌儿茶酚胺,产生多种肽类、神经激素及嗜铬颗粒蛋白。

  • 标签: 鼓室副神经节瘤 颈静脉球体瘤 治疗 诊断 胚胎发育过程 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苷脂对脑出血患者NDS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脑出血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NDS评分减少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治疗脑出血患者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康复。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节苷脂 N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苷脂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以14d作为一个疗程,对治疗组患者应用神经苷脂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显著有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著有效21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神经苷脂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腹膜后副神经瘤合并恶性心律失常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瘤的典型或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心律失常,心性 副神经节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