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于1920年开始被采用,1992年在日本调查显示,SGB在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的使用率高达83%~91%。目前我国SGB占全部神经阻滞的50%。镇痛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机制向颈部含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注入局麻药物,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上肢及胸部的交感神经。外周作用。心脏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中枢作用通过调节下丘脑,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进而恢复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正常。主要用于颈椎病、偏头痛、神经性耳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肩周炎、循环呼吸泌尿妇科疾病的治疗。应用广,疗效可靠,但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所以做好观察及护理配合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的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根组织、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患者13例,中症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构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面部向正上方,颏部前抬,颈椎前弯及微张口可松弛紧张的颈部肌肉使易触及到第6颈椎横突,用国产7号针头进针抵第6颈椎横突,回吸无血后注入l%利多卡因8-10ml。如阻滞成功则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隔天阻滞1次,左右两侧每次阻滞1侧,轮换阻滞,4周为一疗程。同时服用阿米替林,用法为开始25mg睡前口服,直至150mg/d,4周为一疗程。结果疗效优63例,占80.33%,头痛基本消失;良12例,占15.38,头痛大部分缓解;差2例,占3.85%,头痛无明显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甲状腺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本院首诊的 64例甲状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口服药物组和神经节阻滞组,各 32例。口服药物组单纯口服泼尼松 +阿司匹林治疗,神经节阻滞组在口服药物组基础上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 神经节阻滞组治疗总有效率( 96.88%、 31/32)显著高于口服药物组( 75.00%、 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 1。随访 8个月显示,口服药物组复发率为 25.00%( 8/32),神经节阻滞组未见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甲状腺炎患者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有助于降低复发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病者采用局麻药、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注射前后测定脑光电血流图。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面部向正上方,颏部前抬,颈椎前弯及微张口可松弛紧张的颈部肌肉使易触及到第6颈椎横突,用国产7号针头进针抵第6颈椎横突,回吸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0.125%布吡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500μg复合液。如阻滞成功则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隔天阻滞1次,左右两侧每次阻滞1侧,轮换阻滞,4周为一疗程。结果Ⅰ级完全缓解(优)21例,治愈率65.6%;Ⅱ级好转(良)7例,好转率21.9%;有效(一般)3例,有效率9.4%;无效1例,无效率3.1%。结论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阻滞了头部的交感神经,从而调节头部血管舒缩,使头部血管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目的,尤其是对颈动脉系供血改善显著。
简介: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种经历或目睹危及生命的创伤后产生的慢性焦虑障碍,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被尝试用于治疗PTSD。文章介绍了PTSD的诊断标准及SGB的适应证,通过总结早期的个案报道、回顾性研究和近年的随机对照试验,阐明了SGB可改善PTSD患者的主观感受和量表评分,探讨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交感神经和大脑杏仁核活性以及抑制星状神经节内神经生长因子等相关,并简述了新技术改革大幅提升了SG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PTSD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术后睡眠障碍(postoperative sleep disturbance, PSD)是术后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可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如谵妄风险、疼痛敏感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等,逐渐成为值得关注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之一。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节兴奋性、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而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文章总结了既往SGB对PSD的治疗方案及效果,从睡眠障碍的发生原因来探讨SGB改善PSD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围绕褪黑素分泌、应激反应、脑血管舒缩及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求为PS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简介:摘要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从问世以来,解决了外科手术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多种问题,如调剂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系统、改善吞咽障碍并发的肺部感染。本文正是对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颅脑损伤所致的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分析,希望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对以后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所指导,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实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救治体会。方法常规治疗畅通气道,面罩大流量氧气吸入(>5L/min),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维生素C及乌司他丁等组织器官保护治疗。呼吸、循环支持治疗。结果本组均成功抢救,在ICU救治时间为5到14天,呼吸支持时间为2到10天,本组转出ICU时,神志清楚,自主呼吸平稳,血压稳定,呼吸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为95%以上,心、肝、肾等功能基本正常。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严重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损害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系统,随时可因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抢救此类患者,积极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及对症综合治疗来挽救患者生命。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上在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与电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在痛经程度评分方面,以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有效率方面,以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