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投入运行后,由于重载交通作用和施工初始缺陷的双重因素,偶数联桥跨出现了结构性开裂、耐久性退化等状况。通过对桥梁病害的深入分析,现有病害状况与预应力损失、施工质量控制等内部因素和运营期货车集中通行有直接关系。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和道路畅通,从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恢复使用性能和提升耐久性能三个角度出发,采取张拉体外预应力为主,同时辅以粘贴碳纤维布和耐久性防护措施的综合维修加固手段,对该桥进行了维修加固处理。根据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和后期运行后的实际跟踪检验,所采用的综合性的维修加固措施效果良好,达到了加固处治的目标。通过对本桥所采用加固技术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研究,可以进一步积累和提升相关经验,可作为类似桥梁加固维修的参考案例。
简介:进行了3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受力全过程试验。试验表明,自加载至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前,连续梁处于弹性阶段,边支座、中支座反力、跨中截面和中支座截面弯矩的实测值与采用弹性理论计算值接近。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至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屈服,边支座反力及跨中截面弯矩实测值开始向大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方向偏离;而中支座反力及中支座截面弯矩实测值则向小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方向偏离。当梁内受拉非预应力筋屈服后,边支座、中支座反力的实测值以及跨中截面弯矩和中支座截面弯矩实测值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偏差进一步增大,这种偏差在试验梁破坏时达到最大。3根试验梁中支座截面弯矩重分布值分别为12.8%、16.9%及14.6%。试验实测值还与4个不同设计规范的弯矩重分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美国ACI318—95规范及中国GB50010—2010规范计算的中支座截面弯矩重分布值均小于试验实测值;除一根编号为B5的梁外,加拿大A23.3-M84规范的预测值与试验值最为接近;而英国BS8110规范则偏于不安全。实际设计中,可按中国规范公式来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重分布,但必须合理确定体外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在近十年间突飞猛进,“八横八纵”的十六条铁路网交相辉映,打破了各大城市间的“壁垒”。其中高铁桥梁以其自身的结构优势,并且可以为高铁行车提供低风险、高稳定性的线路而被广泛采用。悬臂浇筑连续梁作为铁路桥梁的较为常见的梁部结构形式的一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问题,进而给后期的安全运营埋下了隐患。在近几年连续梁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及参考类似工程的相关经验,归纳了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控制要点以及预防和控制手段,并在建设初期,指导新建商合杭铁路建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实际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实施和验证对后续建设具有启示。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