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西方在近五个世纪以来统治世界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亚洲在过去50年来超乎常规的经济发展是导致上述变化的根源。西方的政治权力仍然体现在技术、军事、外交和经济主导地位诸方面,但是这些优势正在迅速流失。拉赫曼认为,这种趋势造成的各种后果正是决定当代全球政治的核心要素。他为此创造了“东方化”这个概念来总结当代全球政治形势的根本特征。他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主流精英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他建议西方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反映了当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外交战略背后的逻辑。本文对“东方化”的概念进行了批判,揭示了拉赫曼代表的西方主流精英思维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超越东西方之争的重要意义。
简介:欧洲联盟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自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对欧洲模式的质疑声不断增多。尤其近几年来,欧洲范围内失业率高企,成员国收支不平衡加剧,南北欧洲国家差距不断扩大,成员国内公民支持率显著降低,作为欧盟大国的英国退出了欧盟。在这种情况下,跨主权货币究竟应不应该继续存在?欧洲联盟究竟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实体?欧盟未来应该走向何方?这些都是目前学界积极探讨的问题。安东尼·吉登斯在《动荡却强大的欧洲:欧洲的未来走向何方?》一书中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他从福利社会模式、移民、气候变化等这些关乎欧洲稳定与发展的问题入手,就欧洲转型的未来走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概括来说,吉登斯赞成欧洲一体化,他认为:第一,欧盟在建立和维持欧洲大陆的和平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第二,尽管经济下滑,欧盟仍贡献了2%的GDP增长率;第三,在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世界,欧洲国家通过联合可以变得更具影响力;第四,个体的主权国家通过成为欧盟的一分子会比单独采取行动获得更多收益。
简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以"社会互构论"为理论视角》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一本学术研究专著。本书共包含10章,均在社会互构论的指导下,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当下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结果进行了讨论。理论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各学科、领域的实证研究统一了概念,避免混淆;二是,在实证研究的推动下,社会互构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实现了操作化,例如,互构、政治教育机构、多主体、政治知识、政治认同、政治价值观等。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基于社会互构论的假设——互构,协变。例如,路径分析表明,政治教育机构与个体政治态度间既有直接联系,又有经过个体认知加工的中介联系;回归分析也表明,个体的认知特征与政治教育机构产生交互,对个体的政治态度等产生影响。综上,社会互构论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提供了解释,同时,实证研究也廓清了理论,回答了社会互构论所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