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自Berle和Means(1932)以来,股权激励作为经营者激励的重要方式,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股权激励被普遍认为是我国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途径。从1999年起,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开始探索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200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也转发了财政部和科技部制定的《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的指导意见》。自去年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MBO政策解禁,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经营者股权激励改革的高潮。然而,关于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上始终分歧较大,已严重困扰着经营者股权激励改革。黄之骏与王华的论文《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以下简称黄文),选取2001-2004年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试图从内生性研究视角研究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作者发现,各种企业可观测特征和不可观测因素对经营者股权激励水平有显著影响;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即使考虑到内生性影响,
简介:本文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我们发现,新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总体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并且受新准则影响部分的价值相关性改善程度显著高于不受影响的部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受影响部分信息质量改善的贡献。研究还发现,对于非金融行业,非公允净资产比公允净资产更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对于金融行业,二者没有显著差别。本文的研究表明,新会计准则确实将原有准则的不合理部分做了修正,其实施有助于会计质量的整体提高。但是这种修正并不是简单地盲目采用公允价值,而是综合考虑各种计价方式的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乃至国际会计准则的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简介:以我国A股上市银行2007—201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引入与商业银行迎合资本监管行为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偏好及运用程度确实对其资本充足率产生重要影响;(2)当商业银行面临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压力时,银行管理层倾向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资本管理;(3)当商业银行预计当期资本充足率较低时,管理层倾向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一步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与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迎合监管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存在迎合资本监管要求而利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有关资产经营管理行为调整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我国已于2013年1月1日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提供了证据支持。
简介:本文基于2004-2012年沪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的个人特征,从市值管理的两个维度(投资者预期管理和市值波动性)检验董事会秘书在上市公司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由谁担任董事会秘书”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有着显著的影响。董事会秘书能力越强,越能有效地管理投资者预期,董事会秘书所在公司业绩越容易达到或超过分析师的预期,分析师预期的分歧程度越小;同时,董事会秘书能力越强,公司的市值波动性越低。此外,研究还发现,我国董事会秘书薪酬体系呈现“能力薪酬”模式,董事会秘书薪酬与能力水平显著正相关。当监管层对公司董事会秘书做出处罚时,市场产生负面反应。这些结果表明,董事会秘书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结论为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加强对董事会秘书任职条件审核与履职行为的监管及考核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