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看一个作家作品的走向,就看其精神来处和思想去处.也就是说,一个作家的隐语通道,必是掩藏在他的精神来处,他的所有密语,必有底背,而他的思想去处,就是在精神底背之上的行走,蔓延,繁殖的结果.这大约是一个作家最终呈现出什么样的文本的依据所在.这个观点我在读高海平先生散文集《我的高原我的山》时得到进一步印证.高海平是一个具有故乡意识的作家,他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山西晋南一带,那里在上个世纪以前封闭而生活艰难,但那里却是古中国发源地,中国文化在那里血脉暗存,根须深扎,那一片土地上有着中国最古老的信仰、智慧、生存经验和叙事纹理.被历史的风沙淹没的同时,内部依然有着勃勃生机,既游离当下主流文化又在历史的冲突中妥协,挣扎,前行.这样就造就了这块土地上特殊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发展状况.高海平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他的经历正处于历史文化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转型期.他通过上大学到城里参加工作,从而实现了一个农村孩子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故土的梦想,他走出了故土,又溶于这块故土,这样他既有这块土地上的生存经验,又能适度地跳出来,转身回望这块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文化延续,生活挣扎.他在拿起笔的时候,所写的一切就是他自己,又不仅仅是他自己.细读他的散文集《我的高原我的山》会露出这样的端倪.
简介:《飞天》文学月刊连续于1992年10、11两期推出了旨在"检阅作家阵容,展示西部风采"的"甘肃作家短篇小说精选"。这批小说以自觉的西部文学意识酿造了浓浓的文学情思,展示了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独特社会生活和人生。西部小说作家和西部的土地,人民一起承受着贫困和苦难。他们沉重的压抑感和苦难感决定着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于创作始终。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既表现在小说创作的写实手法,更表现在他们在自己的小说世界具有可读性的故事之外,还普遍努力超越故事本身的意义,在故事中浸透独特的属于西部人的人生滋味。西部小说创作的美学价值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滋味的悠远深刻。这两期小说精选在这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努力:传达西部底层社会人们中苦涩的人生滋味。匡文立的《白刺》在一个孑遗知青的奇特故事中传达了她对人生的理解:人生就是这样阴差阳错,民间的规矩羁住了一个青年人的前途。她的《眼儿》中丑女子有自己的人生理解:不求富贵,只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