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前方经胸骨及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治疗对上胸椎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7例上胸椎(T1-4)结核患者。经胸骨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手术14例(A组),采用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13例(B组),术后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27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评分(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SF-36量表的记分,比较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ODI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的记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上述三项指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上胸椎结核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功能,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两种手术方式无关。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微创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经腹腔镜和28例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51.8岁(29~6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淋巴结切除数目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61.11±130.11)ml,明显少于同期开腹手术者[(933.33±452.57)m1](P〈0.01);腹腔镜组淋巴结切除数为(22.90±6.29)个,优于开腹手术组[(15.73±6.32)个](P〈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组为(27.70±9.14)h,开腹手术组为(55.52±15.11)h,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部分病例随访至2006年9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从短期随访看,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作为子宫恶性肿瘤,尤其早期病例的治疗方法之一。
简介: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对19例烧冲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在常规补液抗休克、预防性气管切开、抗感染等抢救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采用CRRT治疗8~28h,连续5~7d,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胸片及血清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乳酸(lac)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CRRT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次数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P〈0.05);而血ET、vWFl、ac浓度、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与ALI评分值则同步下降(,P〈0.05)。(2)治疗终点:12例(63.17%)患者在实施CRRT的同时成功完成切痂、取皮、植皮手术,最终于伤后39~65d创面闭合,痊愈出院。5例并发AKI患者经120h治疗后,脱离少尿期。死亡7例(36.84%),死亡原因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1)烧冲伤时,受损的内皮细胞(VEC)通过启动"免疫、凝血"双反应瀑布,释放大量ET、vWF入血,促使肺血管收缩,活化血小板,加重肺组织缺血缺氧,参与了ARDS、DIC、脓毒症、MODS的进展过程。(2)采用CRRT能有效清除ETv、WF等炎症介质,减轻肺间质水肿,改善组织摄氧能力,增加氧合指数,降低肺循环阻力指数及ALI评分值。(3)CRRT可为烧冲伤患者的植皮手术创造条件,并为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争取时间。
简介:目的探讨显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采用肘前侧手术入路显露桡骨头并结合微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12例,其中2例MasonⅢ型骨折的骨折块于前臂完全旋后时位于桡骨头的前侧。采用传统的肘外侧手术入路10例,显露桡骨头骨折并用微型空心螺钉埋头固定。结果前侧手术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20.7分,外侧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11.6分。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前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2%,外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肘前侧入路可有效显露并固定桡骨头骨折,降低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治疗前臂完全旋后时桡骨头前侧骨折这一特殊类型骨折。两种入路可视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简介:目的探讨螨变应原Derp2经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载合成的纳米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BALB/c小鼠30只,4-6周龄。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空白PLGA治疗组、螨抗原纳米疫苗治疗组(PLGA-DP2治疗组)及螨重组蛋白Derp2治疗组,每组6只。按常规方法建立尘螨过敏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空白PLGA治疗组、PLGA-DP2治疗组和螨重组蛋白Derp2治疗组分别使用空PLGA、PLGA-Derp2纳米疫苗(含50μgDerp2蛋白)和50μg螨重组蛋白Derp2经小鼠腹部皮下注射进行免疫治疗,每隔3d注射1次,共治疗5次。治疗结束后,取螨变应原粗浸液200μg分别滴鼻激发小鼠,激发结束后处死小鼠。在小鼠激发后的30min内,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鼻部症状(喷嚏次数、搔鼻及鼻分泌物量)评分情况;检测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和γ干扰素(INF-γ)]水平;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螨抗原纳米疫苗PLGA-DP2载药量13.6%,包封率88.4%;纳米粒直径为200-400nm。治疗后小鼠鼻部症状评分,PLGA-DP2治疗组鼻痒(0.67±0.52)分,喷嚏(1.00±0.63)分,清涕(1.67±0.41)分;螨重组蛋白Derp2治疗组分别为(0.83±0.41)分、(1.50±0.55)分、(0.83±0.75)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PLGA-DP2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PLGA-DP2治疗组和螨重组蛋白Derp2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特异性IgE及IL-4水平方面均明显降低,PLGADP2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而IL-2、IL-10和INF-γ水平显著增加,PLGA-DP2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5)。PLGA-DP2治疗组小鼠鼻黏膜病理表现,上皮细胞基本排列整齐,组织结构清晰,相对模型组黏膜下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减少,鼻黏膜纤毛结构相对比较完整,黏膜基层肿大程度减轻;基本与�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Rü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0年7月采用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Ⅲ型pi1on骨折18例,术后2~3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结果术后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6个月,平均15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参照Mazur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来评价,结果显示优6例,良9例,可3例,总体优良率达约83.3%。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能有效固定骨折端,避免软组织感染和骨不连,是治疗严重粉碎Pilon骨折理想的方法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跟骨锁定重建钛板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锁定重建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39.6岁。结果全部3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6个月(8~24个月)。优16例,良15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跟骨锁定重建钛板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应用三维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28例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22例,根据AO分类,A型6例,B型8例,c型14例,并于术后4-6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26例患者骨折顺利愈合(92.8%),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为3-8个月,2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均为开放性骨折,合并有软组织感染。结论应用三维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稳定性强、骨折愈合快、拆除简单、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