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6S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已经在生产、服务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病理技术实验室中的应用却很少。介绍了6S管理体系的概念及6S管理体系在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实践应用,以及6S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并对病理技术实验室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经过实施6S管理体系在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病理技术的质量,改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及时转变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可利用发放宣传、宣讲等形式,引导实验人员认识6S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继而推动其主动发展、主动研究。另一方面以管理理念为中心,制定可行、可靠的制度,如实验室SOP文件、实验室管理规范等,加深相关人员对6S管理认知和理解的同时,提升6S管理效果。本文探讨6S管理内容是指对生产现场(病理技术实验室)中的人员、实验耗材、实验方法、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中应用实践经验,为今后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发展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起输入性疟疾情的特征、处置措施及实验室诊断,为预防输入性疟疾提供科学依据,疟疾 ( malaria)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 ,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 ,脾肿大、贫血以及其他脏器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 ,疟疾病例大部分发生在非洲和东南亚 ,其余小部分病例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区 . 疟疾主要症状为高热、寒战、大汗、血液涂片检查疟原虫,确诊为疟疾。结论:为防止输入性疟疾扩散需要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基层人员素质,规范约点处置等综合性控制措施。确保不出现二代病人。
简介:目的了解图像分析仪测量组织细胞化学物质含量或总量结果的国内现状,为制定用于细胞化学物质量测定的图像分析系统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应达到的统一的技术性能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正常成年小鼠肝细胞悬液涂片,部分涂片统一进行Feulgen染色,未染色涂片与已染色涂片各一张寄给六个实验室,进行Feulgen染色,测量两种染色涂片的单个完整肝细胞核DNA的量,结果送回本实验室,按统一标准比较单个完整肝细胞核DNA总量的直方图。结果1.从统一和不同实验室染色涂片测得的DNA总量直方图形状较相似,说明细胞核DNA的Feulgen染色法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2.各实验室表述DNA量的术语极不规范;3.不同的图像分析仪测得不同投影面积大小肝细胞核的平均光密度或平均光度或平均灰度的值相差较大,而同一图像分析仪测得的值的差异较小;4.不同的图像分析仪和不同的测量参数区分三种DNA总量细胞核群体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这些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化学物质量的可靠性不同;5.改变图像分析仪关键硬件的设置,摄取相同细胞核的黑白图像和彩色图像,测量结果显示,细胞核DNA的彩色图像与黑白图像在不同的图像分析仪测量软件上可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结论测量细胞化学物质的量,不但应重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软件的性能,而且其图像形成和采集硬件的系统性能与功能状态同样不可忽视,建立用于细胞化学物质量测定的图像分析系统性能的评价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和刻不容缓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的安全性。方法所选对象为某医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院的输血患者,共计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细致质量控制输血安全管理和常规输血检验管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对照组出现1例血型问题、3例交叉配血问题和2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明显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采用细致化的积极质量管控措施开展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工作,有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很高的管理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及输血安全策略,评估其对输血过程的影响。方法:从2023年5月至8月,共收集了148例输血患者的数据。采用对比法,比较使用质量控制方法和输血安全策略前后的结果。结果:通过引入质量控制方法和输血安全策略,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首先,血型实验室中的输血检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减少了输血不符合血型要求的错误发生率。其次,输血安全策略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输血相关的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本研究表明,在血型实验室中,采用质量控制方法和输血安全策略是提高输血检验质量和保证输血安全的有效手段。这些策略的应用有助于减少输血错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常规实验室血液检查、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乳酸脱氢酶(LDH)与肺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招募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名CAP患儿,将所有患儿分为轻度肺炎组(56例)和重度肺炎组(44例)。 对两组的正常血液指标、CRP、PCT、IL-6和LDH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轻度肺炎组的WBC、PLT、CRP、PCP、PCT、IL-6和LDH明显低于重度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实验室检查中的WBC、PLT、CRP、PCT和LDH与CAP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CRP和PCT的预测价值优于WBC、PLT和LDH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效果。方法 将本市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没进行质量控制的70例微生物检验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样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的质量问题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质量问题发生率分别为28.57%、8.57%,并且前者的影响因素率为22.86%,高于后者的5.7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控中心管理中影响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效果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强化工作人员的认知能力,优化工作环境,进而不断提高微生物实验室质控的水平。
简介:摘要: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19年中国的新发结核病患者预估为83.3万(2018年86.6万)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8/10万(2018年61/10万)。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萋-尼氏染色法镜检是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在结核病实验室中被广泛开展。加强全省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质量控制工作对提高我省结核病诊断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显微镜镜检方式完全依赖于人工检查,阅片数量较大时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对镜检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人工智能产品-智能显微扫描仪开始应用到痰涂片镜检领域,为评价智能显微扫描系统在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开展了此次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及输血安全策略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3年5月在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36例,按随机法分组,对照组18例常规管理,研究组18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再加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比较两组凝血因子、安全事故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管理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无差异(P>0.05);管理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实际效果和临床意义,并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52名可能患有支原体肺炎的儿内科和呼吸内科患者,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在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内。对全部病人予以不同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分别是Mp-DNA-PCR、Mp-IgM、Mp培养。在检查结束后,对各项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差别,以判断检查结果的准确度和临床意义。结果 发现Mp-DNA-PCR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查方法。结论 在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诊断中,不同实验室检查方法均有不同优点和缺陷,Mp-DNA-PCR相对其他方法有更高的准确度,但条件要求较高,且适用性较差;Mp培养便捷快速,但准确度低于Mp-DNA-PCR;Mp-IgM很可能受到病程和感染时间的影响,阳性率较低。所以对病人进行诊断时,需要对不同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灵活使用,必要时可以结合多种方法,以提高检查准确度,进而对后续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