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超声引导下的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通过心电图和术后X线的自身对照研究,探讨心电图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分析心电图与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病人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使用心电图定位的导管尖端位置与置管结束后拍的X线胸片进行比较,应用筛检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灵敏度为99.49%,特异度95.24%,Kappa系数检验结果为0.858,心电图和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置一致度较高。结论:心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具有实时性和观性,准确性较高,增加病人治疗的安全性,可部分替代X线胸片定位

  • 标签: 超声引导 心电图技术 PICC导管尖端定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儿科急救护理管理应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急诊治疗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采取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急救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 儿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在PICC穿刺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从2020年1月开始,于2022年1月结束各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0例PICC穿刺置管病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并展开回顾性研究,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而超声组采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置管。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置管不良事件情况、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超声组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比常规组更高(P

  • 标签: 胸壁超声 心动图 PICC 穿刺尖端定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肠造口定位对患者术后适应性及护理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80例病例。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我们评估了术前肠造口定位与患者术后适应性和护理能力之间的关联。

  • 标签: 术前肠造口定位 术后适应性 护理能力 病例分析。
  • 简介:总结采用全方位定位标识法管理手术室仪器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每一仪器都设立固定资产“身份证”标识和序列号标识及定位标识;用白板制成仪器分布表悬挂于手术室中心控制室墙上,同时各手术间电脑桌面上都有仪器分布表,可快速查询仪器状态;使用手术间房间号牌对换借用公用仪器,明确公用仪器的去向。经过2年实践,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归位率提高到95.7%,使用率提高到93.8%。

  • 标签: 手术室 仪器设备 管理 定位标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引导技术在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穿刺到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科收治的实施PICC置管早产儿75例,按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位法。观察组采用心电引导定位法。比较两组穿刺到位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穿刺到位率分别为92.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引导技术辅助早产儿PICC置管到位率高,可有效监测PICC导管深度的变化,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引导
  • 简介:摘要:一般来说,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都具有发病较急、病情较重等特点,需要正确的进行处理,且常常需要及时输液,但由于其病情特点以及需要输入的药物具有刺激性,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疼痛、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对此,大多医院在处理该类患者时会采用PICC穿刺技术,使导管通过外周静脉直接到达心脏附近的大静脉,在治疗过程中省去了许多麻烦。本篇综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在相关科室实验探究,通过心电定位的方法实现PICC穿刺,将其运用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当中,总结其应用效果和对患者的影响。

  • 标签: PICC穿刺技术 心电定位 神经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需进行新生儿置管的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的成功率与具体情况。结果X光摄影定位显示:导管尖端位置位于胸椎第5节至第7节之间位置的34(85.00%)例,导管尖端位置位于胸锥第3节至第2节之间位置的2(5.00%)例,位于第8节至第10节位置的2(5.00%)例。出现了P波,但波动幅度不明显,且未显著提示出导管深浅变化的1(2.50%)例,仅出现无特异性P波的情况2(5.00%)例。存有特异性P波患者38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患者37例,成功率为92.50%:导管位置不理想的患者1(2.50%)例。无特异性P波的患者2例。结论 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能够较为精确地判断出导管尖端的最优位置,一次性成功置管的比率较高,且操作较为简单,建议在临床置管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PICC尖端定位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B超定位下卵巢囊肿组织穿刺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月我院实施B超定位下卵巢囊肿组织穿刺检查术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检查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配合以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服务评分和护理技术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评分为(97.53±1.64)分,护理技术评分为(97.59±1.53)分,对照组护理服务评分为(89.71±3.85)分,护理技术评分为(88.68±3.87)分,研究组护理服务评分和护理技术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B超定位下卵巢囊肿组织穿刺检查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高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 B超定位 卵巢囊肿组织穿刺检查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示指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新生儿例数为45例,接受示指定位法采血和护理,对照组新生儿例数为45例,接受触摸法采血和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采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示指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采血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示指定位法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采血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与分析PICC置管术中采取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行PICC置管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引导 PICC 置管,观察组35例给予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PICC置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PICC 导管尖端到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成功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PICC 导管尖端到位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PICC置管术中采取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能够提升穿刺的准确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 腔内心电图定位 超声引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定位抢救法联合无缝隙护理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定位抢救法联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影像学检查、静脉通路建立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定位抢救法联合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前馈控制 心功能 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重离子治疗大厅和CT模拟定位室空气物表消毒的合格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治疗环境,提升重离子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紫外线和空气消毒相结合对重离子机器进行消毒,安装紫外线灯并确定照射时间和强度,同时使用空气消毒机循环消毒,还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以确保消毒工作规范进行。结果:实验后在空气消毒合格率、物表消毒合格率和消毒操作合格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实验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紫外线和空气消毒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消毒合格率。结论:采用紫外线和空气消毒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重离子治疗大厅和CT模拟定位室空气物表消毒的合格率。在未来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消毒工作的重视和管理,探索更有效的消毒方法和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消毒工作规范进行以及加强对消毒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 标签: 重离子治疗大厅 CT模拟定位室 空气物表消毒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改良式SBAR沟通模式结合定位抢救提高心血管内科护士的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 11月至2021年3月心血管内科护士32人为研究对象,所有护理均进行改良式SBAR沟通模式培训和定位抢救相关理论培训,对所有护理培训后急救能力进行考核分析。结果:培训后心血管内科护士急救能力明显高于培训前心血管内科护士急救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采用改良式SBAR沟通模式结合定位抢救能够提高护士急救能力, 强化护士临床工作熟悉程度,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改良式SBAR沟通模式 定位抢救 急救能力 考核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管理中心护士角色定位对提高体检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2022年健康体检的前100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二组,其中前五十人为对照组,作为常规护理对象,后50名为观察组,接受多元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整体身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管理中心护士应重视从不同角度进行护理工作,通过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以提升患者对健康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确保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多元化视角 健康管理中心 护士角色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式定位排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共135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7例。观察组接受复合定位排痰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排痰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排痰量要大于对照组。而血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aCO2含量要低于对照组,PaO2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体满意情况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式排痰与传统的人工排痰相比较具有更好的排痰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排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护理角色定位模式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基于护理角色定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总有效率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急诊救治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角色定位模式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急诊救治效果。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角色定位模式 急诊救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预防和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肾内内分泌科护士在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中的角色定位与干预策略。通过分析流行病学数据、护理现状及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包括健康教育、足部自我管理、定期筛查和多学科合作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分析显示,这些干预策略能够显著减少足部问题的发生,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并减少截肢风险。未来,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和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将有助于提升糖尿病足的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防护理 肾内内分泌科 护士角色 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