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5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双束支阻滞.心电图记录于起搏器植入术后第8d.窦性P波顺序发生,窦性频率68bpm,起搏频率72bpm.肢导、胸导各为6导同步记录,肢导R1及胸导R2-4为窦性,P、R、T电轴分别为:54°、-66°、31°.PR间期0.12~0.16s,QT间期0.40s.肢导R2形态介于窦性与心室起搏QRS之间,PR间期0.12s,QRS前有1起搏脉冲信号,为窦-性融合波(VF).肢导窦性QRS呈左前分支阻滞(LAH),胸导呈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3个窦性QRS时间分别为0.13、0.12及0.11s,RBBB程度逐渐减轻,说明右束支不应期在逐渐缩短.RV5电压3.7mV.

  • 标签: 心室起搏 波形正常化 心电图 室性融合波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EH)并左心室肥大(LVH)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DCG)监测对130例EH并LVH者(A组)和150例非左心室肥大患者(B组)心电参数进行对比.结果性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及室早≤Ⅱ级,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室早≥Ⅲ级及缺血性ST-T改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A组心肌缺血及恶性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多,且发生率与LVH呈正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大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目的:了解心衰并低血钾时校正QT离散度(QTcd)与性心律失常关系.方法:分别测量健康对照组,单纯心衰组、心衰并低血钾组及其血钾纠正后QTcd,并进行比较.同时对各组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心衰并低血钾组QTcd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血钾纠正后及单纯心衰组(P<0.05~0.01).结论:QTcd可作为监测心衰并低血钾时性心律失常危险性指标.

  • 标签: 低钾血症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 CHF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手术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114例急诊手术患者,将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为5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然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优质护理,并将两组改变情况和护理效果进行记录。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生命体征得到稳定,从而为后期治疗效果做了有力保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 生理 心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多项心电图电压标准在高血压左构型中表现。方法研究Comell、Sokolow—Lyon、Gubner—Ungerleider、∑QRS指数与高血压左构型相关性,并比较四种电压标准在异常左构型敏感性、特异。结果①Sokolow—Lyon指数在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增高;②∑QRS指数:异常左构型组均增高;③Comell、Gubner—Ungerleider指数仅在向心性肥厚组增高。另一方面:①向心性重构组:Sokolow—Lyon指数、∑QRs指数增高;②向心性肥厚组:四种电压标准均增高;③离心性肥厚组:仅∑QRs指数增高。结论∑QRS指数对高血压异常左构型有着高度敏感性,Comell与Gubner—Ungerleider指数有着高度特异。四种电压标准在不同构型有着相应改变。

  • 标签: CORNELL指数 Sokolow-Lyon指数 ∑QRS指数 Gubner-Ungerleider指数 心电图 左室构型
  • 简介: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胸闷、晕厥1年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33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静息心电图(图1)示:为长Ⅱ导联,P波均位于QRS波之后ST段上,P波直立且缓慢出现,心房率为33次/分,P波、R波频率相同,除P。后见相关畸形QRS波群外,其余P波后均元QRS相随。心电图诊断: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②过缓性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

  • 标签: 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 干扰性房室脱节 过缓性 QRS波群 等频 窦性心动过缓
  • 简介:1966年,法国心脏病学家Dessertenne对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进行了描述,并将其中一种命名为“尖端扭转型性心动过速(TdP)”,其ECG特点为“尖端”围绕基线反复扭转。他同时指出此种性心动过速与显著延长QT间期间关系。TdP通常可以自我终止,但也可进展为心室纤颤(室颤),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可能。起初病例均为各种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人们将尖端扭转型性心动过速定义为一种相对罕见心律失常症状,主要由延长QT间期药物引起,如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数百万患者服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特非那丁等抗组胺药,同样也可诱发TdP,医学界对于TdP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服用其他药物发生TdP报道开始涌现,许多药物都有诱发TdP潜在可能[1]。

  • 标签: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危险因素 长QT间期 住院患者 TDP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对冠脉造影阴性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斑块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冠脉造影阴性病人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结合造影结果综合分析.结果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冠脉造影阴性病人经血管内超声检查共诊断7处不稳定斑块.结论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冠脉造影阴性冠心患者不稳定斑块.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不稳定斑块
  • 简介:医疗网10月21日报道说,根据一项发表在《呼吸病学》杂志上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能会因如测量心率变异(HRV)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受益。研究者发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这种休息时副交感神经紧张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独立相关,尤其慢性呼吸疾病问卷总得分与反映副交感神经紧张(r=0.34;P=0.012)和呼吸高频段时HRV在正常间隔中心跳之间密度(r=0.35;P=0.01)这两个HRV变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疗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病情 慢性呼吸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后6~9h内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叫颐性分析27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发病距接受溶栓治疗时间为6~9h,头部CT未显示脑出血和明确梗死灶,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责任血管后,采用球激酶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尿激酶以1.5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150万U。血流动力学评估采用前向血流评定(TICI).结果在27例溶栓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中,颈内动脉闭寒有10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有15例,大脑前动脉主干闭塞有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20例,心源性卒中7例,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TICI分级:3级)5例,部分再通(TICI分纵:2级)为15例,未再通(TICI分级:0~1级)为7例,血管再通率为74.1%,总病死率为14.8%。20例动脉例佯硬化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90%,死亡率为0;7例心源性尊中患者,溶拴治疗后血管再通半为28.5%,死亡率为4/7。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闭塞忠者NIHSS评分和修订Rankin量表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头部CT未显示有明确梗死灶前提下,6~9h内选择动脉溶俭较为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栓溶解疗法 卒中 时间窗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全血脑钠肽(BNP)水平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相关性,进一步说明BNP测定对心衰重要性。方法随机选择77例住院心衰患者及41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院当日采集全血标本,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BNP,并于当日完成6-MWT。BNP水平与6-MWT之步行距离(6-MWD)相关性采用SPSSV10.0软件包分析。结果随着心衰程度加重,BNP水平逐渐升高,与6-MWD具有良好相关性(r=-0.812,P〈0.01。结论BNP水平可以判断心衰患者严重程度,与6-MWT相比,检测更简便、安全、客观,更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6分钟步行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以及瑞舒伐他汀对二者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11年3月~2011年1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行冠脉造影确诊ACS患者55例(ACS组),同期纳入胸痛行冠脉造影但结果正常者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IL-6和MMP-9水平,比较两组差异;ACS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4周后再次检测IL-6和MMP-9血浆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IL-6和MMP-9水平均较高[分别为:(23.76±5.78)ng/mlvs.(17.56±5.34)ng/ml和(19.87±5.68)mg/Lvs.(16.59±5.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4周后血浆IL-6和MMP-9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ACS发病过程,瑞舒伐他汀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意义。方法测定81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含量,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与血清IL-6、IL-8及TNF含量变化关系。结果40例冠脉重度狭窄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分别为(163.41±64.18)pg/ml、(0.41±0.11)ng/ml、(2.54±0.63)ng/ral,41例冠脉轻中度狭窄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分别为(97.05±27.29)pg/ml、(0.34±0.16)ng/ml、(1.86±0.33)ng/ml,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冠脉狭窄越明显,炎症因子IL-6、IL-8及TNF含量越高。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冠状动脉造影术
  • 简介:目的通过两种分离方法体外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比较细胞表型差异及生物学特性,为血管性疾病研究提供精确实验基础.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及酶消化获取SD大鼠胸主动脉VSMCs,分为组织块组与酶消化组.倒置显微镜、结晶紫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并定量分析;MTT比色法及TransweU细胞迁移实验分别检测分析细胞增殖与迁移活性;流式细胞周期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VSMCs并测定分析收缩型标记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以及合成型标记蛋白平滑肌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SMemb)、原肌球蛋白-4(TPM-4)表达量变化.结果两组细胞SMA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95%,细胞呈现谷峰状结构生长.组织块组与酶消化组两组细胞长径径值分别为(95.10±16.23)μm和(114.67±15.92)μm.与酶消化组相比,组织块组细胞增殖及迁移活性分别增加23.04%和1.54倍(P<0.05),S+G2期所占比例增加49.68%(P<0.05),SMA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SMemb及TPM-4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组织块获取细胞多以合成表型为主,酶消化法则主要呈收缩表型.伴随细胞形态学、增殖及迁移活性、表型特异蛋白表达不同改变,两种细胞获取方法可为不同目的研究提供精确体外模型.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细胞培养
  • 简介:一项大型国际临床研究发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尿剂和ACEI类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脏病风险。利尿剂促使液体排除.减少体内循环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ACEI全称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产生。血管紧张素Ⅱ有收缩血管作用。这两类药物都属于最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之列。

  • 标签: ACEI 糖尿病患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抗高血压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及血清sIL—2R水平监测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总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CD4+、CD8+、CD4+/CD8+、)。结果RRI患儿总T淋巴细胞、CD4+、CD4+/CD8+明显低于正常患儿,CD8+、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发生紊乱,临床检测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血清sIL&mdash 2R水平
  • 简介:严重高钾血症临床并不罕见,当血清钾浓度大于8.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明显增宽,心电图上无P波规则节律传导。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心室停搏及心室颤动。现将近年收治15例严重高钾血症伴窦传导作一临床分析。

  • 标签: 高钾血症 窦室传导
  • 简介:例1患者男,48岁.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10年,多次治疗,予以异搏定、心律平等静脉注射均可恢复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2000年7月1日因心动过速发作来院记录心电图,P波频率36次/min,与QRS波无关,心室率111次/min,节律规则匀齐,宽QBS波,时限0.14s,呈RBBB型,电轴左偏-80°,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 标签: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心律失常 病例 右束支阻滞 电轴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