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建立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探讨其特异性。方法用IL-2和美洲商陆(PWM)体外刺激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再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融合,获得3株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AF3,CB7,CH1,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及细胞免疫化学研究。结果3株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AF3,CB7,CH1,可以和肝癌组织发生强阳性反应,和胃癌有微弱阳性反应,和其他3种癌组织无反应,3株单抗均能和肝癌QGY-7703细胞呈强阳性反应,与胃癌细胞有微弱阳性反应,与其他3种癌细胞反应为阴性。结论通过人-鼠杂交瘤技术获得了3株能分泌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免疫组化与细胞免疫化学证实该单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简介:从岗松(BaeckeafrutescensL.)枝叶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杨梅素(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3),杨梅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5),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6),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7),槲皮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8),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9),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0),myricetin3-O-(2′′-O-galloyl)-α-Lrhamnopyranoside(11),myricetin3-O-(3′′-O-galloyl)-α-L-rhamnopyranoside(12)。其中化合物5~12为首次从该植物枝叶中分离得到。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产地佛手药材的化学成分,并对不同产地的佛手药材进行种质评价。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分析鉴定10个不同产地的佛手药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统计处理试验数据,讨论区分不同产地佛手药材的特征性成分。结果结果表明10个不同产地的佛手药材中,福建、安徽、江苏等产地的佛手药材化学成分近似,而四川、云南、广西等产地的佛手药材具有相似性,产地广东梅州、广东潮州、广东肇庆的佛手药材相似,浙江的佛手药材化学成分与其他产地差异较大;找到了区分10种不同产地佛手药材贡献值较大的9种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论10个不同产地的佛手药材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可能与药材的产地不同密切相关;应用UPLC/Q-TOF-MS方法快速分析鉴别,为佛手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评估检验项目的精密度和正确度性能,计算 Sigma( σ)度量值,然后应用 Westgard Sigma规则选择本室常规化学检验项目的质控方法。方法:根据《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定义每个检验项目的质量要求(总允许误差, TEa)。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 CV)来源于常规化学质控物的室内质控数据。对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评样本重复测定 5次,计算每个项目的均值,利用均值与室间质评回报结果的相应靶值,计算每个项目的正确度(偏倚, bias), bias%=100×(均值 -靶值) /靶值( %)。采用 Sigma度量 =( TEa-bias) /CV,计算每个项目的 Sigma度量,然后,根据 Sigma度量大小,应用 Westgard Sigma规则选择每个项目的质控方法(每批次 2个水平质控物)。结果: ALT、 AST、 TP、 LDH、 GGT、 ALP、 UA、 Cr、 Glu、 K、 P、 Mg、 Fe和 AMY的 Sigma度量大于 6σ,一天 1个批次质控,质控规则为单规则 13s。 TC和 TG的 Sigma度量为 5σ,一天 1个批次质控,质控规则为 13s/22s/R4s。 Alb、 TBil、 DBil和 Ca的 Sigma度量为 4σ,一天 2个批次质控,质控规则为 13s/22s/R4s/41s。 UN、 Na和 Cl的 Sigma度量小于 4σ( >3σ),一天 4个批次质控,质控规则为 13s/22s/R4s/41s/8x。结论:通过评估每个检验项目的方法性能和计算的 Sigma度量,应用 Westgard Sigma规则选择检验项目的质控方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正达到高效质量控制的目的。
简介:目的确定可用于分析和鉴别何首乌和制何首乌的特征成分,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何首乌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5-HMF)、儿茶素、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5%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min,5%A;10~30min,5%→10%A;30~45min,10%→90%A),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将12份何首乌和制何首乌样品中6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结果用SPSS11.0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没食子酸、5-HMF、儿茶素、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0.00821~0.4105μg(r=0.9999)、0.00329~0.1645μg(r=0.9998)、0.01417~0.7085μg(r=0.9996)、0.3294~16.47μg(r=0.9999)、0.03002~1.501μg(r=0.9998)、0.08962~4.481μg(r=0.999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均在96.1~104.2%,RSD均〈4.0%。样品测定结果显示,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中6种成分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制何首乌中没食子酸、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均高于何首乌,但二苯乙烯苷低于何首乌。结论建立的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5-HMF和儿茶素差异显著,可用于鉴别何首乌与制何首乌。
简介:对酸浆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以及质谱方法鉴定其结构。从中共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酸浆苦味素P(1),4,7-二去氢新酸浆苦味素B(2),酸浆苦味素D(3),5α-羟基-25,27-二氢-7-去氢-7-脱氧新酸浆苦味素A(4),4,7-二去氢酸浆苦味素B(5),熊果酸(6),汉黄芩素(7),布卢门醇(8),川陈皮素(9),甘草素(10),五味子醇甲(11),5-羟甲基-2-呋喃甲醛(12),5-(羟甲基)-2-(二甲氧基甲基)呋喃(13),1-O-[3—O-2-甲基-5-(2,3,4-三甲基)苯基-2,3-戊二醇1-β-木糖-(1→6),β-D-半乳糖苷(14)。其中,化合物14是一个新的化合物,化合物7-11和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简介:从昆明产的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L.)的茎叶中分离得到五个三萜类化合物(I~V),经光谱等方法鉴定其结构为:a-香树素二十六烷酸脂?a-amyrinhexacosoatewa,I)a-白檀酮?a-amyrenone,II)桦木酸(betulinicacid,III),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IV)熊果酸(ursolicacid,V)其中I为一个新三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