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对小儿哮喘产生的应用效果展开简要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入我院就诊的34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本次探讨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选取法将34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分组,共计分为2组,每组各17例,其中对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对观察组患儿开展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工作,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及两组患儿再住院治疗概率,最终完成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对小儿哮喘产生的应用效果探讨。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再住院治疗概率,观察组未再次住院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未再次住院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常规护理工作无法满足患儿疾病恢复与预防需求,正确开展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可改善患儿日常生活习惯,改善不规律饮食习惯,降低患儿再复发再住院几率,使小儿哮喘疾病恢复效率提升,在护理期间,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患儿咳嗽、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生活质量,因此,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可大大应用并推广至临床上【1】。
简介: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使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2010年中出院的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眼科、口腔科、泌尿科的518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剔除术前因感染而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例,其中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416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存在用药种类、用药时机、用药时间方面不合理的现象。结论:临床医师应深入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各手术科室的特点,对原则进行细化,使各手术科室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实施细则,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预防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活动性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间至我县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从该院同期以咳嗽咳痰、咳血、发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主诉而就诊的疑似肺结核病(且经检查排除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归纳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男性、年老、经济水平差、吸烟史、结核接触史等5个因素是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年老、经济状况欠佳、吸烟史、结核接触史都可能与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生密切相关,故而,临床上应重视上述因素的预警作用,把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重点防控人群,从健康教育、改善不良行为习惯入手,做好对活动性肺结核的防控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分析及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的500例健康人作为观察组,将同时500例未进行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比较流行性感冒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流行性感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中,全身不良反应9例(发热6例、头痛3例),局部不良反应6例(疼痛3例、瘙痒3例),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均未经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结论: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发生率,且安全性佳,具有较高的预防接种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之间接受肝癌介入栓塞术的8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比组、观察组两组,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比组,采取循证护理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要优于对比组7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低于对比组14%,(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预见性护理预防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从时间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之间本院收治的行宫腔镜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研究患者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预见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为降低传染疾病发生率,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种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比预防接种管理的观察组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的流动儿童的传染病发生率、疫苗接种成功率、儿童及家长健康知晓度。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预防接种管理的观察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疫苗接种成功率、儿童及家长健康知晓度评分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预防接种管理对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生率有显著降低作用,有效提升疫苗接种成功率和儿童及家长的健康知晓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传染病控制中的管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连续三年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用药趋势,评价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用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9年-2021年产科收治的53例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妊娠期女性,根据用药记录,回顾性分析预防用药的指征、品种、剂量、疗程等。结果:53例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妊娠期女性中,预防用药指征为产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疗程1~5周,预防期间并未发现抗真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产科妊娠期妇女预防性使用抗真菌感染安全有效,对合并2个以上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建议经验性启用预防抗真菌药物治疗,但疗程不超过4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连续三年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用药趋势,评价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用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9年-2021年产科收治的53例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妊娠期女性,根据用药记录,回顾性分析预防用药的指征、品种、剂量、疗程等。结果:53例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妊娠期女性中,预防用药指征为产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疗程1~5周,预防期间并未发现抗真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产科妊娠期妇女预防性使用抗真菌感染安全有效,对合并2个以上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建议经验性启用预防抗真菌药物治疗,但疗程不超过4周。
简介:【摘 要】目的:为降低传染疾病发生率,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种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比预防接种管理的观察组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的流动儿童的传染病发生率、疫苗接种成功率、儿童及家长健康知晓度。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预防接种管理的观察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疫苗接种成功率、儿童及家长健康知晓度评分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预防接种管理对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生率有显著降低作用,有效提升疫苗接种成功率和儿童及家长的健康知晓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传染病控制中的管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谵妄的病因及预防对策。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心脏重症监护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分析谵妄的病因并开展预防对策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干预)与实验组(35例:分析谵妄的病因并开展预防对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谵妄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SCL-90量表(0.83±0.09)分]以及生活质量[CQQC量表(0.83±0.09)分]均优于对照,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脏重症监护室患者分析发生谵妄的病因,开展预防对策干预可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