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川芎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提取工艺。方法以川芎药材中阿魏酸、藁本内酯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选择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较优提取工艺为83℃下,14倍量73%乙醇提取2次,每次2h,含量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为-1.3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川芎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可靠,预测性良好。

  • 标签: 川芎 阿魏酸 藁本内酯 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 4088项采用 TLC进行中药鉴别,可见薄层色谱技术操作普遍性。但很多药学人员常常会由于操作技术不够规范而导致结果不准确性,尽管其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优势。本文将对薄层色谱操作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概括分析,旨在为实际鉴别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操作技术 控制要点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香菇多糖离心沉淀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香菇多糖。方法:把80%乙醇作为高速逆流色谱仪固定相,利用不同浓度乙醇作为流动相,对香菇多糖进行梯度洗脱。结果:香菇多糖在高速逆流色谱仪上,成功地分离出不同分子量多糖组分。结论:借助高速逆流色谱,可以建立一种新型分离纯化菌类多糖方法——离心沉淀色谱

  • 标签: 分离纯化 沉淀色谱法 纯化香菇
  • 简介:目的观察组合检验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胛cP)中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显微镜复检相关规则,运用全细胞分析、仪器稀释及草酸铵同时对临床血小板检测值偏低患者进行PTCP排查。结果应用草酸铵进行评价,患者血液标本在血液采集后5min内血小板检测值正常;应用全血细胞分析方法时,患者血小板检测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仪器稀释时,患者血小板数值在不同时间段上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血细胞对样本进行分析时,超过0.5h血小板计数值偏低时,首先应参考复检规则,并采用显微镜进行复检,其次应与临床进行很好地沟通,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查询,采用组合检验给予临床最有价值、最为可靠检验报告。

  • 标签: 组合检验法 乙二胺四乙酸盐 血小板减少症 假性
  • 简介:目的:用气相色谱对胃痛丸中活性成分桂皮醛、乙酸龙脑酯、丁香酚、α-香附酮、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为HP-5柱(30m×0.32mm,0.25μm);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0℃、保持2min,以6℃·min-1升温至100℃、保持5min,以8℃·min-1升温至150℃、保持5min,再以8℃·min-1升温至260℃、保持10min;进�

  • 标签: 中成分 丸中 成分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过氧乙酸含量测定影响因素.方法用正交设计影响因素,碘量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高锰酸钾放置时间是影响过氧乙酸含量测定主要因素.结论当滴加高锰酸钾液使供试液呈微红色时应迅速地完成实验操作.

  • 标签: 正交法 过氧乙酸 含量测定 影响因素 消毒剂
  • 简介:目的:建立他克莫司降压物质检查方法,提高其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他克莫司与组胺对照品引起麻醉猫血压下降程度比较研究,确定他克莫司降压物质检查限值。结果:降压物质检查项限值定为0.5mg·kg^-1,按此限值检查,三批样品降压作用均不大于对照品降压作用一半。结论:建立他克莫司降压物质检查法方法可行。

  • 标签: 他克莫司 降压物质检查法 限值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检验自动化进程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就尿液分析仪而言,由于它检测既简便、快捷、检测项目多,又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故已成为临床上尿液检测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决不可代替传统显微镜对尿液有形成分(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等)检测,且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检测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很难找出两者对应关系,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直接核算方式,因此,仪器只是一个筛选实验,尿液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检测中仍是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就对尿液显微镜检测重要性做一介绍。1尿镜检在尿液检测中重要性通过对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检测来说明尿镜检在尿液检测中重要性。1.1干化学法检查尿中白细胞原理[1]尿白细胞试剂带主要成分是吲哚酚酯、重氮盐。粒细胞胞浆内含有酯酶,此酶可作用于模块中吲哚酚酯,使其产生吲哚酚,后者发生氧化缩合反应或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多少呈比例关系,此种方法简便、检测快捷,但下列因素对它检查结果准确性都可能造成影响:不同型号试剂带测定尿白细胞敏感度不同,使用时必须注意批间差异,以免因试...

  • 标签: 中的重要性 尿镜检 尿液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搬运过程中牵引搬运对疼痛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治疗患者86例按照术后搬运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运用牵引搬运43例患者作为牵引组,采用常规搬运43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结果与牵引组患者相比常规组患者搬运后疼痛加重例数明显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牵引搬运法 下肢骨折 疼痛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是198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首先发现。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胃肠道疾病重要致病因素,它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关系十分密切。根除Hp对缓解胃炎症状,治愈消化性溃疡,预防溃疡复发,预防癌变均有重要意义。我们选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三联1周疗法根除Hp,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根除幽门螺杆菌 三联法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胃肠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筛选干燥蒲公英(含叶、茎、根)为原料,方法:采取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当乙醇体积分数为90%,超声时间32min,超声温度34℃,超声功率40W,为蒲公英中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条件。蒲公英总黄酮提取率高达1.57%。

  • 标签: 蒲公英 正交试验 总黄酮提取率
  • 简介:摘要: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嗜温细菌和真菌计数[1],主要项目包括需氧菌计数、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按照《中国药典》规定:任何药品进行微生物计数时,所选方法适用性须经确认;其要求是摸索建立方法时各试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球菌、黑曲霉菌)回收率值应在50%至200%,才可以确认采用该方法对头孢氨苄胶囊微生物计数具有适用性。

  • 标签: 平皿法 薄膜过滤法 回收率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PDCA循环分析归档率低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目的提高出院病案归档率,实现二级甲等评审归档要求和医院管理需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18年(实施管理前)3日归档率数据88.86%,分析归档率低于二甲评审归档要求C条款原因,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PDCA循环管理。结果:实施管理后2019年92.28%,2020年95.83%,2021年96.36%,成阶梯式增长,定基比增长8.44%,达到归档持续改进有成效,病历归档与保存管理规范,保障病历安全,达到A级评审要求。结论:科学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监管病案归档,能有效地提高病案归档率,提高病案书写工作效率。

  • 标签: PDCA循环法 住院病案 归档率
  • 简介:【摘 要】目的:为减少护理文件书写中常见缺陷发生,使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完成护理文件记录,对书写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200例于2021年9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护理患者护理文件为研究对象,2021年9月-2022年1月期间进行常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模式100例患者护理文件记录作为对照组,2022年2月-2022年6月期间应用PDCA进行护理文件书写100例患者护理文件记录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文件书写记录评分情况。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应用PDCA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运用PDCA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护理文件书写中常见缺陷,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法 护理文件书写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PDCA循环分析归档率低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目的提高出院病案归档率,实现二级甲等评审归档要求和医院管理需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18年(实施管理前)3日归档率数据88.86%,分析归档率低于二甲评审归档要求C条款原因,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PDCA循环管理。结果:实施管理后2019年92.28%,2020年95.83%,2021年96.36%,成阶梯式增长,定基比增长8.44%,达到归档持续改进有成效,病历归档与保存管理规范,保障病历安全,达到A级评审要求。结论:科学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监管病案归档,能有效地提高病案归档率,提高病案书写工作效率。

  • 标签: PDCA循环法 住院病案 归档率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制药业技术不断进步,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药物中已被广泛用于检测,其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都有了很大提升。文章就原子吸收光谱在药物分析中使用作了一些讨论和分析,并对其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药品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在指导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TP-TCA测定35例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对临床常用5种灌注药物体外敏感性,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通过随访评价其预后与ATP-TCA相关性。结果:不同个体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对5种灌注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均显示出明显个体差异。5种灌注药物敏感率依次为THP(82.76%)〉EPI(50.00%)〉ADM(46.67%)〉HCPT(37.14%)〉MMC(17.14%),经卡方检验THP敏感率显著高于其他4种灌注药物(P〈0.01)。30例初发患者和5例复发患者除对THP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91.67%vs40.00%,P=0.033)外,对其他灌注药物敏感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30例初发患者中有1例复发,5例复发患者中有4例复发,初发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复发患者(3.33%vs80.0%,P=0.000)。结论:ATP-TCA可作为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实验室依据,特别是对初发患者更有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TP-TCA 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