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劳动力尤其是优质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使得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农业生产的老人化和女性化.工业化过程不但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而且占用耕地与水资源.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着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耕地撂荒,可耕地面积减少以及灌溉水资源的匮乏.另外,我国人口在未来20年里还将继续增长,这无疑增加了对粮食的刚性需求.其次,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此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也将改善,这将增加对粮食的额外需求.因此,虽然我国目前粮食产量还能得到保障,但是在粮食增产面临挑战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双重挤压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简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GDP挂帅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然要被包容性增长模式所取代。包容性增长是倡导机会平等,注重参与共享,崇尚公平正义的经济增长范式。是化解我国利益分配失范。地区发展失衡,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路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要义是实现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消费和受益的均等化,是消除权利贫困、能力贫困的有效治理策略和工具,其理论品质、基本理念和价值旨向与包容性增长具有高度的逻辑同构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熨平社会矛盾与裂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战略抉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执政理念的实质突破.也需要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创新路径的制度安排。
简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作为一类特殊的金融机构,其发生危机或无序倒闭将会对金融系统和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破坏。由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存在引发负外部性、溢出效应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对它的有效监管有赖于建立一套特殊的监管法律机制。从目前情况来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法律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认定标准、监管主体、监管规则以及监管合作上。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应根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程,结合本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推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法制的构建。
简介:当中央把城镇化定位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无疑会激发各级干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如果不改变城镇化理念,很有可能重蹈以往规模城镇化的老路,使土地城镇化超越于人口城镇化,城市二元结构长期保留下来,这就有悖于城镇化的初衰。城镇化的动力源是寓于人类的需求欲望,由于农业社会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人类变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城市,便因此应运而生。人是城市化的主体,也是城市化的目的,离开了“以人为本”的轨道,城市化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我国城镇化已经演变到这个阶段,即不提高城镇化质量,不着力于“人的城镇化”,城镇化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拉丁美洲国家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虽然城市化率超过80%,但是至今仍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